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赋得自君之出矣
赋得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译文
自从你离开家乡远行,我再不去动破旧织机。想念你犹如天边圆月,一夜一夜减弱了光辉。
注释
⑴赋得: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自君之出矣”是乐府诗杂曲歌辞名。⑵君之出矣:夫君离家。之,助词,无实际意义。矣,了。
⑶不复:不再。理残机:理会残破的织布机。
⑷思:思念。满月:农历每月十五夜的月亮。
⑸减:减弱,消减。清辉:指皎洁的月光。
赏析
此诗是赋得体,无论是赋诗得题,还是赋诗得句,总之是拟作。自六朝至唐代,拟此者代不乏人。诗人拟之,自是一次学诗演练。首句“自君之出矣”,即拈用成句。良人离家远行而未归,表明了一个时间概念。良人离家有多久,诗中没有说,只写了“不复理残机”一句,发人深思:首先,织机残破,久不修理,表明良人离家已很久,女主人长时间没有上机织布了;其次,如果说,人去楼空给人以空虚寂寥的感受。那么,君出机残也同样使人感到景象残旧衰飒,气氛落寞冷清;再次,机上布织来织去,始终未完成,它仿佛在诉说,女主人心神不定,无心织布,内心极其不平静。
以上,是对事情起因的概括介绍,接着,诗人便用比兴手法描绘她心灵深处的活动:“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古诗十九首中,以“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直接描摹思妇的消瘦形象,写得相当具体突出,而在这里,诗人用皎皎明月象征思妇情操的纯洁无邪,忠贞专一。“夜夜减清辉”,写得既含蓄婉转,又真挚动人。比喻美妙贴切,想象新颖独特,使整首诗显得清新可爱,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拓展
赋得自君之出矣的拓展暂无
搜 索
张九龄的诗词更多张九龄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偶成》
-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戴叔伦《苏溪亭》
- 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袁去华《水调歌头·定王台》
-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文秀《端午》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 雁足无书古塞幽。一程烟草一程愁。—— 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