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代父送人之新安
代父送人之新安
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
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过江南。
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过江南。
译文
渡口的杨柳柔条飘拂,春风中入们饮遽了饯行的醇酒。千万点的落花,飘落在小船上那一叶扁舟,把美好的春色全都带到江南去了。
注释
①之:往,到。②新安:郡名,治所在休宁(今属安徽),后属歙县,唐时改为歙州,宋宣和年问改为徽州。后世称歙州、徽州所辖地区为新安。
③津亭:渡口驿亭。
④毵(sān):毛发或枝条细长的样子,此形容柳条细长下垂。
⑤酣:饮酒至舒畅的程度。半酣,半醉。
⑥一叶:形容轻舟。
⑦将:作助词,表示动作的开端。
赏析
《代父送人之新安》设色艳丽,如同画卷,颇有女性的特点。全诗用二幅画面组成。前二句一幅,为告别图,后一句一幅,为江上行舟图。首句写渡口亭畔,杨柳依依,借物寓情,惜别之心曲不言自明。“碧”字透出光泽感,如画面上的亮色。第二句写友人就要登舟出发了。“酒半酣”一扫离别即愁苦的旧套,陶然、微醺是“酒半酣”带给人的一种佳妙的境界,且于东风吹拂之下更是透露出一种欢快气氛。树下站立着行者与送者,正在作最后的告别,彼此酒已半酣。著“东风”二字,关照上句的柳条,又由此似乎看到人物的衣带轻飏,衬托出酒后陶然之态。作者省略前后内容,单取一个视觉形象,同上句可以配成完整画面。
第三句已转入舟行江上。描写落花,暗借上句“东风”二字,呈现飞舞之态。“万点落花舟一叶”,“万点落花”与“一叶舟”相衬托。似乎是漫天春色,环绕行人,这实在是一个画面的描摹,色彩斑斓,春意无限。尾句“载将春色过江南”,诗人借助想象,行舟江南,一路飞花.无限春色可以一直伴送着父亲的友人,同时也是对行人的美好祝愿。此句利用诗歌表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长处,将眼前景象,无限延展,使诗中情味更浓。同时亦有祈祷行人一路平安欢乐的意思。
全诗三组景象,并非平行排列,而是立体展示,极富层次感。在这几个层次中,景物、事态、情感交错复叠,直扑读者,显示出绝句独有的词显意深、语近情遥的艺术魅力。
拓展
创作背景诗人的父亲陆德蕴,是一位饱学之士,在落花时节送别友人,而诗人陆娟是位才女,出嫁之前深得父亲信任和怜爱。《代父送人之新安》便是诗人陆娟代父亲陆德蕴作的送别诗。
搜 索
陆娟的诗词更多陆娟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三》
- 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 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 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硕人》
-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许浑《塞下曲》
-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钱惟演《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 曾允元《点绛唇·一夜东风》
-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杜甫《夏夜叹》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