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农妇与鹜
农妇与鹜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成群。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译文
从前皖南有一个农妇,在河边拾柴,隐约听到了鸟的叫声,好像在哀鸣,仔细一看,是一只野鸭。农妇走近它,看见它的两个翅膀上血迹斑斑,怀疑是受伤了。农妇捧着野鸭回家,治疗了十天左右,伤口慢慢愈合,(野鸭)临行之时,频频点头,好像是在感谢。过了一个多月,有数十只野鸭来到了农妇的园中栖息,并且每天产很多的蛋,农妇不忍心拿去卖,就孵化了它们,孵出的小鸭成群。到了第二年,农妇家渐渐富裕起来了,大概是受伤的野鸭的报答。注释
1.皖南:安徽长江以南地区;2.于河边拾薪 薪:柴火;
3.熟视之 熟视:仔细看;
4.妇就之 就:靠近;
5.妇奉之归 奉:通“捧”,捧着;
6.治之旬日 旬日:十天左右,古代一旬为十天。
7 .频频颔之 颔:名词作动词,点头;
8.妇不忍市之 市:卖;
9.得雏成群 雏: 雏(chú)生下不久的;幼小的(多指鸟类):~鸡、~燕;
10.鹜:(wù)野鸭子。
11.盖:原来是
12.治:治疗。
13.临去:即将离开,临走
14.疑其受创也 创:伤口.
15.熟:仔细。
16.乃:是。
17.于:在。
18.其:它的。
19.疑:猜疑。
20.临:到了......的时候。
21.月余:一个多月后。
22.创:受伤。
23.奉:通“捧”,捧着。
24.旬日:十天。
25.市:卖。
26.盖:大概。
27.鹜:鸭子。
28.以前日:用千来计算,即数千。
29.纵:放走。
30.比:等到。
赏析
农妇与鹜的赏析暂无拓展
农妇与鹜的拓展暂无
搜 索
关于文言文的诗词更多文言文诗词 >
佚名的诗词更多佚名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 桃花水到报平渠,喜动新流见跃鱼。—— 黄图安《闲咏二绝》
- 香消翠减,雨昏烟暗,芳草遍江南。—— 乔吉《小桃红·春闺怨》
-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 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蒋捷《声声慢·秋声》
-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 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 陈与义《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 风送梅花过小桥,飘飘。—— 赵显宏《昼夜乐·冬》
-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蝶恋花·春景》
- 春愁凝思结眉心,绿绮懒调红锦荐。—— 顾敻《玉楼春·拂水双飞来去燕》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