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崔篆平反
崔篆平反
崔篆,汉人也,为郡守,时王莽改制,爪牙遍及各地,严刑峻法,杀戮无辜。篆所至之囚系满狱。篆垂涕曰:“嗟乎,刑法酷烈,乃至于斯!此皆何罪!”遂为之平反,所出二千余人。吏叩头谏曰:“君诚仁者,然今独君为君子,将有悔乎?”篆曰:“吾无悔,纵杀吾而赎二千人,何悔之有?”吏默然无以应。
译文
崔篆是汉族人,当时担任郡守,那时是王莽改制的时候,他的党羽遍及各个地方,用严厉的刑法杀害许多无罪的人。崔篆在他所在的县看到牢狱人满为患。忍不住流泪叹道:“唉,刑罚法律残酷凶狠,竟到了这种地步!这些人都是什么罪!”(崔篆)于是为他们平反,放出来两千多人。他的僚属们都十分害怕,纷纷叩头求他说:“你确实是仁慈的人,然而如今只有你是仁德的人,恐怕要后悔吧?”。崔篆慨然,说:“如果杀了我一人而能救出2000多人,这是我的心愿啊!我有什么可后悔的呢?”僚属们沉默不知如何回应。注释
1.王莽改制:指王莽篡权,该汉朝为新朝。2.斯:这;这种地步。
3.峻:苛刻。
4.辜:罪。
5.系:关押。
6.垂:掉下。
7.涕:泪。
8.谏:婉言相劝。
9.无以:没什么用来。
10.及:到,至
12.吏:僚属
赏析
崔篆平反的赏析暂无拓展
崔篆平反的拓展暂无
搜 索
佚名的诗词更多佚名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 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 李白《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白居易《村夜》
-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吴融《途中见杏花》
-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曾巩《城南》
-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孟浩然《过故人庄》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