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
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
水亭花上三更月,扇与人闲。弄影阑干。玉燕重抽拢坠簪。
心期偷卜新莲子,秋入眉山。翠破红残。半簟湘波生晓寒。
心期偷卜新莲子,秋入眉山。翠破红残。半簟湘波生晓寒。
译文
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的翻译暂无注释
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的注释暂无赏析
“水亭”两句,“水亭”临水,所以“花”即夏日莲花也。此言夏日深夜,月光如水泻在花上、叶上、水亭上和亭中之人身上。本来夏日暑热手不停扇,但如今时已深夜,人在水亭,就不需要频摇扇子,故曰“扇与人闲”。“弄影”两句,状归隐。“抽簪”,仕官者束发整冠,而用簪固冠发上,今言“抽簪”,即是暗喻卸仕归隐。沈约《侍宴乐游苑》诗有:“将陪告成礼,待此未抽簪”,即是指卸仕也。此言人在亭旁栏干伫立,月照人影倒映水中摇晃不停,“无官一身轻”,所以能抽去燕形玉簪,卸去官帽而自由自在了。上片记述一位卸仕之人的闲适情状。“心期”两句,述因闲致愁。言此人闲极无聊,就用亭旁池中莲子作卦具,暗暗祈祷而卜之。可是卜象却并不理想,因此不由得心中烦恼,紧皱起双眉。“秋入眉山”,即是愁入眉头之谓。可参阅词人《唐多令·惜别》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句意。“翠破”两句,触景生情。此人心中烦恼,再加上池中的荷叶、莲花因已生出莲子而开始破残,所以他睡在湘妃竹编制的竹席上,翻来覆去一夜无眠,直至拂晓寒意侵人,就更加清醒了。下片述因闲适无聊而烦愁的一种心理活动。
拓展
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的拓展暂无
搜 索
关于写人的诗词更多写人诗词 >
吴文英的诗词更多吴文英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长安故人问我,道寻常、泥酒只依然。—— 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张仲素《秋夜曲》
- 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 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 刘商《赠头陀师》
-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 两岸月桥花半吐。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 真德秀《蝶恋花·两岸月桥花半吐》
-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李颀《古从军行》
-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张籍《征妇怨》
-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