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刘氏善举
刘氏善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憾。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皆尽。乡邻纷纷给其衣物,且为之伐木建第,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译文
(有一个)姓刘的一个人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养育(有)一个孩子。白天在田间努力耕作,晚上点着蜡烛在织机上纺织,整年都像这样。邻居中有穷困的人,刘氏就用粮食救济他们。偶尔有没有衣服穿的人,刘氏就把自己的衣服赠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称她善良。然而她孩子不理解,心里有怨言。母亲告诫他,说:“和别人相处要善良,是做人的根本,谁没有紧急的事情呢?”母亲(指刘氏)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全部被烧光。大家不仅给他衣服,并且为他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怀念刘氏的恩情!这时刘氏的孩子才明白母亲的善举。注释
1、者:......的人2、昼:白天。
3、耕:耕种。
4、竟年:终年,一年到头。
5、如:像。
6、是:代词,这样。
7、贫:贫穷。
8、辄:就。
9、相:代“贫困者”。
10、济:救助,帮助。
11、偶:偶尔。
12、以:把。
13、遗(wèi):赠送。
14、之:代词,代“无衣者”。
15 憾:怨恨。
16、咸:皆, 全,都。
17、称:称赞。
18、然:然而。
19、诫:告诫。
20、与:与,偕同之意。
21、为:做。
22、善:好,好的,善良的。
23、本:根本;准则。
24、卒:去世。
25、殆(dài):几乎。
26、殆尽:几乎全部烧光。 尽:没有。
27、给:给予。
28、伐:砍。
29、方:才。
30、第:房屋、府第。
31、善举:慈善的事情。
32、举:行动、举动。
33、疾:快,急速。
34、刘氏以己之衣遗之:第一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之是代词“他们”代指邻居。
35、斗升:旧时量器;此指一斗一升。
36、育:生养,养育
37、竟:终。
38、竟年如是:终年像这样。
39.时:那时
40.念:想,惦念。
41.乃:是
赏析
刘氏善举的赏析暂无拓展
刘氏善举的拓展暂无
搜 索
佚名的诗词更多佚名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 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 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杜甫《石壕吏》
-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廖世美《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
- 乱鸦三四点,愁坐话无憀。—— 陈维崧《临江仙·寒柳》
- 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 紫燕一双娇语碎,翠屏十二晚峰齐,梦魂消散醉空闺。—— 毛熙震《浣溪沙·花榭香红烟景迷》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