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一箧磨穴砚
一箧磨穴砚
古人有学书于人者,自以为艺成,辞而去。师曰:“吾有一箧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其人受之,因其封题不甚密,乃启而视之,皆磨穴之砚也,数十枚,方知师夙用者。顿觉羞愧,及反而学,至精其艺。
译文
古人中有个向别人学习书法的人,自认为书法已经学成,告辞老师而离开。师父说:“我有一箱东西,不想送给别的人,希望你安放在某座山下面。”那个人接受了,因为箱子的封条封得不是很牢,他就打开来看,里面都是磨出洞的砚台,有很多枚,(那个人)才知道老师曾经一直用过的(有多少)。那个人顿时觉得十分惭愧,就返回继续学习,一直学到书法技艺非常精通的地步。注释
1、箧:竹箱子。2、书:书法。
3、于:向。
4、辞:告别。
5、封题:封条与封条上的字。
6、去:离开 。
7、付:托付。
8、置:放 。
9、受:接受 。
10、乃:于是。
11、启:开启,打开 。
12、视:看
13、穴:穿洞,作为动词。属于词类活用。
14、至:直到。
15、夙:从前。
16、反:通“返”,返回。
17、方:正。
18、付:给,交付。
19、之:的。
20、至:到。
21、愿托置于某山下:希望托你放在某山下。
22、至精其艺:直到使他的技艺精通。
赏析
一箧磨穴砚的赏析暂无拓展
启发学无止境(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楼外有楼),做人要虚心学习,不能自满。文中的学书法的人到了看到磨穿的砚台时才悟出了这个道理,但终究为时不晚。只要知道自己的错在哪里要及时改正。
搜 索
关于文言文的诗词更多文言文诗词 >
佚名的诗词更多佚名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 张炎《疏影·咏荷叶》
- 故人离别尽,淇上转骖騑。—— 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 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
-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雎》
-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曹雪芹《咏红梅花得“梅”字》
-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蓼莪》
- 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 郑刚中《寒食》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