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游侠篇
游侠篇
翩翩四公子,浊世称贤明。
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
食客三千余,门下多豪英。
游说朝夕至,辩士自纵横。
孟尝东出关,济身由鸡鸣。
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窥兵。
赵胜南诅楚,乃与毛遂行。
黄歇北适秦,太子还入荆。
美哉游侠士,何以尚四卿。
我则异于是,好古师老、彭。
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
食客三千余,门下多豪英。
游说朝夕至,辩士自纵横。
孟尝东出关,济身由鸡鸣。
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窥兵。
赵胜南诅楚,乃与毛遂行。
黄歇北适秦,太子还入荆。
美哉游侠士,何以尚四卿。
我则异于是,好古师老、彭。
译文
风度翩翩的战国四公子,在那个战乱的时代成就了自己的贤达之名。那时龙争虎斗,战国七雄相互抗衡。但他们之所以成就自己的万古美名,多是依靠他们招徕的门下食客。孟尝君出函谷关,依靠门客学鸡叫,才得以顺利通过。信陵君救赵国后,留居赵国,后秦攻打魏国,魏王召信陵君回来,秦兵不再敢伐魏。秦兵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平原君到楚地求救,靠毛遂说服了楚王,楚国才出兵相救。春申君曾经游说秦王,才使楚国太子得以还楚。游侠之士真是贤明,但他们为什么反而要崇尚四公子呢?我则与那些游侠士不同,我喜好古人,以老子、彭祖为师。注释
①四公子:指战国时期的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和春申君。②七国:指战国七雄。
③纵横:指无拘无束地施展自己的才能。
④“孟尝”两句:指孟尝君出函谷关,依靠门客学鸡叫,才得以顺利通过。
⑤“信陵”两句:指信陵君救赵国后,留居赵国,后秦攻打魏国,魏王召信陵君回来,秦兵不再敢伐魏。
⑥赵胜:即平原君。
⑦诅:以福祸之言在神前相约定。
⑧黄歇:指春申君。
⑨荆:楚国别名。
⑩老、彭:老子、彭祖。
赏析
简析张华的诗风表现了由魏到晋的过渡。他的《游侠篇》模仿曹植的《名都篇》,诗中赞赏游侠之士和战国四公子的贤明。
拓展
游侠篇的拓展暂无
搜 索
关于乐府的诗词更多乐府诗词 >
张华的诗词更多张华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其五》
- 十二峰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 何景明《竹枝词》
- 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 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赵佶《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陆游《卜算子·咏梅》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李颀《古意》
-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贾岛《宿山寺》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