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更衣曲
更衣曲
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满堂醉客争笑语,嘈囋琵琶青幕中。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满堂醉客争笑语,嘈囋琵琶青幕中。
译文
博山炉飘出阵阵香雾,子夫秉红烛引武帝至尚衣轩。长夜漫漫,天还未明,寒雁已过。庭前雪花纷纷,松桂冒雪,与廊下的灯笼交相辉映。堂上宾客们还在饮酒作乐,帘幕中乐声扰扰。注释
①博山:即博山炉,又叫博山香薰,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器具。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②纱笼:纱质的灯笼。
③嘈:即喧闹,嘈杂。
赏析
简析这首乐府以汉平阳公主家歌者卫子夫侍武帝更衣得幸,于元朔元年被立为皇后事为题材而作。《汉武帝故事》曰:“武帝立卫子夫为皇后。初,上行幸平阳公主家,主置酒作乐。子夫为主讴者,善歌,能造曲,每歌挑上。上意动,起更衣,子夫因侍得幸。头解,上见其美发悦之。主遂纳子夫于宫。”
拓展
更衣曲的拓展暂无
搜 索
关于乐府的诗词更多乐府诗词 >
刘禹锡的诗词更多刘禹锡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韦庄《台城》
-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
-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 海棠枝上立多时,飞向小桥西畔去。—— 宋徵舆《玉楼春·燕雕梁画栋原无数》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殷尧藩《同州端午》
-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 江陵愁望有寄》
-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陆游《幽居初夏》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