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文名著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名著 > 宋史 > 列传·卷三十八

列传·卷三十八

  王继忠 傅潜(张昭允附) 戴兴 王汉忠 王能 张凝 魏能 陈兴许均 张进 李重贵 呼延赞 刘用 耿全斌 周仁美
  王继忠,开封人。父珫,为武骑指挥使,戍瓦桥关,卒。继忠年六岁,补东西班殿侍。真宗在藩邸,得给事左右,以谨厚被亲信。即位,补内殿崇班,累迁至殿前都虞候,领云州观察使,出为深州副都部署,改镇、定、高阳关三路钤辖兼河北都转运使,迁高阳关副都部署,俄徙定州。
  咸平六年,契丹数万骑南侵,至望都,继忠与大将王超及桑赞等领兵援之。继忠至康村,与契丹战,自日昳至乙夜,敌势小却。迟明复战,继忠阵东偏,为敌所乘,断饷道,超、赞皆畏缩退师,竟不赴援。继忠独与麾下跃马驰赴,服饰稍异,契丹识之,围数十重。士皆重创,殊死战,且战且行,旁西山而北,至白城,遂陷于契丹。真宗闻之震悼,初谓已死,优诏赠大同军节度,赗赙加等,官其四子。
  景德初,契丹请和,令继忠奏章,乃知其尚在。朝廷从之,自是南北戢兵,继忠有力焉。岁遣使至契丹,必以袭衣、金带、器币、茶药赐之,继忠对使者亦必泣下。尝附表恳请召还,上以誓书约各无所求,不欲渝之,赐诏谕意。契丹主遇继忠甚厚,更其姓名为耶律显忠,又改名宗信,封楚王,后不知其所终。子怀节、怀敏、怀德、怀政。
  真宗宫邸攀附者,继忠之次有王守俊至济州刺史,蔚昭敏至殿前都指挥使、保静军节度,翟明至洺州团练使,王遵度至磁州团练使,杨保用至西上阁门使、康州刺史,郑怀德至御前忠佐马步军都军头、永州团练使,张承易至礼宾使,吴延昭至供备库使,白文肇至引进使、昭州团练使,彭睿至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武昌军节度,靳忠至侍卫马军都虞候、端州防御使,郝荣至安国军节度观察留后,陈玉至冀州刺史,崔美至济州团练使,高汉美至郑州团练使,杨谦至御前忠佐马步军副都军头、河州刺史。
  傅潜,冀州衡水人。少事州将张廷翰。太宗在藩邸,召置左右。即位,隶殿前左班,三迁东西班指挥使。征太原,一日,再中流矢。又从征范阳,先到涿州,与契丹战,生擒五百余人。翌日,上过其所,见积尸及所遗器仗,嘉叹之。师旋,擢为内殿直都虞候。上对枢密言:"潜从行有劳,赏薄。"复加马步都军头、领罗州刺史,改捧日右厢都指挥使、领富州团练使,迁日骑、天武左右厢都指挥使,领云州防御使。
  雍熙三年,命大将曹彬北征,以潜为幽州道行营前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师败于拒马河,责授右领军卫大将军,自检校司徒降为右仆射,仍削功臣爵邑。明年,起为内外马步都军头、领藩州防御使,寻拜殿前都虞候、领容州观察使。端拱初,加殿前副都指挥使、领昭化军节度,出为高阳关都部署。淳化二年四月,拜侍卫马步军都虞候、领武成军节度。至道中,出为延州路都部署,改镇州。
  真宗即位,领忠武军节度,数月召还。咸平二年,复出为镇、定、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契丹大入,缘边城堡悉飞书告急,潜麾下步骑凡八万余,咸自置铁挝、铁棰,争欲奋击。潜畏懦无方略,闭门自守,将校请战者,则丑言骂之。无何,契丹破狼山砦,悉锐攻威虏,略宁边军及祁、赵游骑出邢、洺,镇、定路不通者逾月。朝廷屡间道遣使,督其出师,会诸路兵合击,范廷召、桑赞、秦翰亦屡促之,皆不听。廷召等怒,因诟潜曰:"公恇怯乃不如一妪尔。"潜不能答。都钤辖张昭允又屡劝潜,潜笑曰:"贼势如此,吾与之角,适挫吾锐气尔。"然不得已,分骑八千、步二千付廷召等,于高阳关逆击之,仍许出兵为援。洎廷召等与契丹血战而潜不至,康保裔遂战死。
  及车驾将亲征,又命石保吉、上官正自大名领前军赴镇、定与潜会。潜卒逗遛不发,致敌骑犯德、棣,渡河凑淄、齐,劫人民,焚庐舍。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上由是大怒,乃遣高琼单骑即军中代之,令潜诣行在。至,则下御史府,命钱若水同劾按,一夕狱具。百官议法当斩,从驾群臣多上封请诛之。上贷其死,下诏削夺潜在身官爵,并其家属长流房州。潜子内殿崇班从范亦削籍随父流所,仍籍没其赀产。五年,会赦,徙汝州。景德初,起为本州团练副使,改左千牛卫上将军,分司西京。大中祥符四年,车驾西巡至洛,因令从驾还京,迁左监门大将军,还其宅。久之,判左金吾街仗。天禧元年,卒。
  张昭允者,字仲孚,卫州人。以父秉荫,试大理评事。潘美妻以女,奏换右班殿直,以久次,迁通事舍人。端拱初,契丹内扰,命为雄州监军。敌骑乘秋掠境上,昭允与知州田仁朗选锐卒袭其帐,败走之。进西上阁门副使,提总左右藏金银钱帛。

译文

  王继忠,开封人。父亲王王充,任武骑指挥使,戍守瓦桥关,去世。继忠六岁时,补为东西班殿侍。真宗在王府时,得以事奉左右,因恭谨厚道被亲信。真宗即皇帝位,继忠补为内殿崇班,累迁至殿前都虞候、掌领云州观察使,出任深州副都部署,改任镇、定、高阳关三路钤辖兼河北都转运使,升任高阳关副都部署,不久移任定州。
  咸平六年(1003),契丹几万骑兵向南侵犯,到达望都,继忠与大将王超及桑赞等人率领军队支援。继忠到达康村,与契丹战斗,从日落到晚上二更,敌人气势稍稍退却。天亮再战,继忠阵势偏东,被敌人所乘,绝断粮饷道路,王超、桑赞都畏缩退军,竟然不前去援助。继忠独自与部下跃马奔驰前去,服装衣饰稍不同,契丹认出来,包围几十层。士兵都受重伤,殊死战斗,边战边走,沿西山而向北,到达白城,于是被契丹俘获。真宗听到这一消息后感到震动,开始认为继忠已死,优诏赠大同军节度,增加等级送给财物以帮助办丧事,以他的四个儿子为官。
  景德初年,契丹请和,命令继忠上奏奏章,才知道他还活着。朝廷批准了他的建议,从此南北息兵,继忠有功于此。朝廷每年派使者到契丹,必定以袭衣、金带、器币、茶叶药物赐给他,继忠对使者也必定泪下。曾附奏表请求召回他,皇帝因盟书约定各无所求,不想背叛盟约,赐诏书晓谕旨意。契丹主待继忠很优厚,更改他的姓名为耶律显忠,又改名宗信,封楚王,后不知继忠所终。儿子怀节、怀敏、怀德、怀政。
  真宗东宫王府攀附的人,继忠之后有王守俊官至济州刺史,蔚昭敏官至殿前都指挥使、保静军节度使,翟明官至氵名州团练使,王遵度官至磁州团练使,杨保用官至西上..门使、康州刺史,郑怀德官至御前忠佐马步军都军头、永州团练使,张承易官至礼宾使,吴延昭官至供备库使,白文肇官至引进使、昭州团练使,彭睿官至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武昌军节度使,靳忠官至侍卫马军都虞候、端州防御史,郝荣官至安国军节度观察留后,陈玉官至冀州刺史,崔美官至济州团练使,高汉美官至郑州团练使,杨谦官至御前忠佐马步军副都军头、河州刺史。
  呼延赞,并州太原人。他的父亲叫呼延琮,任后周淄州马步都指挥使。呼延赞少年时当骁骑兵,宋太祖认为他有才且勇敢,补选他任东班头领,入宫领受皇帝圣旨,升任骁雄军使。他随王全斌讨伐西川,亲自担任前锋,身体遭受数处创伤,以战功补选为副指挥使。太平兴国(976~983)初,宋太宗亲自选拔军校,任命呼延赞为铁骑军指挥使。他随太宗征讨太原,最先登上城楼,战斗中从城上矮墙掉下四次,皇帝当面赏赐金帛奖励他。太平兴国七年(982),他跟随崔翰戍守定州,崔翰说他勇猛,提拔他为马军副都军头,不久升任内员寮直都虞候。
  雍熙四年(987),朝廷给他加职为马步军副都军头。他曾向上进献军队阵图、军事要领和军队驻营扎寨的策略,请求到边疆领兵任职,宋太宗召见他,命令表演武艺。呼延赞穿上战装,执鞭驱马,挥动铁鞭、枣木长矛,在廷中旋绕四圈多,他又带他的四个儿子必兴、必改、必求、必显加入,轮流舞剑挥旋长矛。皇帝赏赐银子数百两,赏给他四个儿子衣服绸带。
  端拱二年(989),呼延赞兼任富州刺史。不久,他与辅超一起增任都军头。淳化三年(992),他外任保州刺史、冀州副都部署。他到达军队驻扎的地点,因为没有统领驾驭人的才能,改任辽州刺史。又因没有才能治理人民,再任职都军头,兼任扶州刺史,又增职任康州团练使。
  咸平二年(999),呼延赞随宋真宗巡幸大名。担任行宫内外都巡检。宋真宗曾补选军校,人人都叙说自己的功劳,有的人甚至喧哗争执起来。独呼延赞上奏说“:我每月的俸禄上百千,我所用的不到月俸的一半,皇上照顾我已很多了。我自己想着没有什么报效国家,不敢再求升迁,且恐怕福太多而灾祸产生。”他再次拜谢皇帝便退下,大家都称赞他知本分。咸平三年(1000),元德皇太后造墓地,任命他掌管护仪卫,回来后他就死了。
  呼延赞有胆量勇气,勇猛强劲,随和率直,经常说愿意战死在敌军中。在自己身上到处纹“赤心杀贼”字,甚至于他的妻子、儿子、仆人都在身上纹了这几个字。他的几个儿子耳朵后面另外刺字曰“: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他创制兵器破阵刀、降魔杵,铁折上巾,两边有锋利的刀刃,兵器都重达十几斤,他头戴深红色的纺织品,骑着杂毛色的马,身上的穿戴奇异。他性格俗陋怪异,不近情理,隆冬时把水浇在幼孩身上,期望小孩长大后耐寒且强劲健壮。他的儿子曾经生病,他就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熬汤给儿子治病。呼延赞死后,朝廷提升其子必显任军副都军头。
  

宋史浏览月榜 宋史全文 >

  1. 志·卷四十六
  2. 列传·卷十三
  3. 列传·卷一百一十九
  4. 本纪·卷二十三
  5. 列传·卷九十五
  6. 列传·卷六十二
  7. 列传·卷一百九十七
  8. 列传·卷八十
  9. 列传·卷二百零九
  10. 志·卷一百零二

宋史最受喜欢章节 宋史全部章节 >

  1. 列传·卷二百五十五
  2. 列传·卷二百五十四
  3. 列传·卷二百五十三
  4. 列传·卷二百五十二
  5. 列传·卷二百五十一
  6. 列传·卷二百五十
  7. 列传·卷二百四十九
  8. 列传·卷二百四十八
  9. 列传·卷二百四十七
  10. 列传·卷二百四十六
  11. 列传·卷二百四十五
  12. 列传·卷二百四十四
  13. 列传·卷二百四十三
  14. 列传·卷二百四十二
  15. 列传·卷二百四十一

猜你喜欢的宋史故事 宋史故事全本 >

为您推荐的小小说 更多小小说 >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