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文名著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名著 > 旧五代史 > 后晋·列传八

后晋·列传八

  卢质,字子徵,河南人也。曾祖偲,唐太原府祁县尉,累赠右仆射。祖衍,唐 刑部侍郎、太子宾客,累赠太保。父望,唐尚书司勋郎中,累赠太子少傅。质幼聪 慧,善属文。年十六,陕帅王重盈奏授芮城令,能以色养。又为同州澄城令,从私 便也。秩满改秘书郎,丁母忧,归河南故里。天祐三年,北游太原,时李袭吉在武 皇幕府,以女妻之。武皇怜其才,承制授检校兵部郎中,充河东节度掌书记,赐绯 鱼袋。武皇厌代,其弟克宁握兵柄,有嗣袭之望,质与张承业等密谋,同立庄宗为 嗣,有翊赞之功。及庄宗四征,质皆从行。十六年,转节度判官、检校礼部尚书。 十九年,庄宗将即帝位,命为大礼使,累加至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右仆射。二十年, 授行台礼部尚书。庄宗既登极,欲相之,质性疏逸,不喜居高位,固辞获免。寻以 本官兼太原尹,充北京留守事,未赴任,改户部尚书、知制诰,充翰林学士承旨。 同光元年冬,从平大梁,权判租庸事,逾月随驾都洛,旋受诏权知汴州军府事。时 孔谦握利权,志在聚敛,累移文于汴,配民放丝,质坚论之,事虽不行,时论赏之。 俄又改金紫光禄大夫、兵部尚书、知制诰、翰林学士承旨,仍赐论思匡佐功臣。会 覆试进士,质以“后从谏则圣”为赋题,以“尧、舜、禹、汤倾心求过”为韵,旧 例赋韵四平四侧,质所出韵乃五平三侧,由是大为识者所诮。天成元年,制授特进、 检校司空、同州节度使。时宰相冯道以诗饯别,其警句云:“视草北来唐学士,拥 旄西去汉将军。”儒者荣之。明年,改赐耀忠匡定保节功臣,就加检校司徒。三年, 入拜兵部尚书,判太仆卿事。四年,进封开国公。长兴二年,授检校太保、河阳节 度使,未几,移镇沧州,入为右仆射。及秦王得罪,奉诏权知河南府事。应顺初, 迁检校太傅,正拜河南尹,后改太子少师。清泰末,复为右仆射。高祖登极,质以 微恙分司洛宅。少帝嗣位,拜太子太保。天福七年秋,卒于洛阳,年七十六。累赠 太子太师,谥曰文忠。《五代会要》:汉乾祐元年九月,其子尚书兵部员外郎卢琼 上章请谥,下太常议,谥曰文忠。
  子十一人,唯第六子琼,仕至省郎,余历州县焉。
  李专美,字翊商,京兆万年人也。曾祖随,光禄卿。祖正范,尚书库部郎中。 专美少笃学文,以父枢唐昭宗时常应进士举,为覆试所落,不许再入,专美心愧之, 由是不游文场。伪梁贞明中,河南尹张全义以专美名族之后,奏为陆浑尉,秩满, 改舞阳令。专美性廉谨,大著政声。后唐天成中,安邑榷盐使李肃辟为推官,时唐 末帝镇河中,见其敦雅,心重之。末帝一日曾召肃宴于衙署,专美亦预坐,末帝谓 肃曰:“某夜来梦主上召去,与宋王同剃却头,何也?”坐客都无对者,专美屏人 谓曰:“将来必为嗣主。”由是愈重焉。末帝留守长安,奏为从事,及移镇凤翔, 迁为记室。末帝即位,除尚书库部郎中,赐金紫,充枢密院直学士。初,末帝起自 凤翔,大许诸军厚赏。洎至洛阳,阅内库金帛不过二三万,寻又配率京城户民,虽 行捶楚,亦所获无几,末帝忧之。会专美宿于禁中,末帝召而让之曰:“卿士人子 弟,常言有才术,今致我至此,不能度运以济时事,留才术何施也!”专美惶恐待 罪,良久奏曰:“臣才力驽劣,属当兴运,陛下猥垂录任,无以裨益圣朝,然府藏 空竭,军赏不给,非臣之罪也。臣思明宗弃代之际,是时府库滥赏已竭,继以鄂王 临朝,纪纲大坏,纵有无限之财赋,不能满骄军溪壑之心,所以陛下孤立岐阳而得 天下。臣以为国之存亡,不专在行赏,须刑政立于上,耻格行于下,赏当功,罚当 罪,则近于理道也。若陛下不改覆车之辙,以赏无赖之军,徒困蒸民,存亡未可知 也。今宜取见在财赋以给之,不必践前言而希苟悦。”末帝然之。及其行赏,虽不 惬于军士,然洛阳户民获免鞭笞之苦,由专美之敷扬也。寻转给事中,明年,迁兵 部侍郎、端明殿学士,未几,改检校尚书右仆射、守秘书监,充宣徽北院使。高祖 入洛,以例除名。三年,复授卫尉少卿,继迁鸿胪、大理卿。开运中,以病卒,时 年六十二。
  专美之远祖本出姑臧大房,与清河小房崔氏、北祖第二房卢氏、昭国郑氏为四 望族,皆不以才行相尚,不以轩冕为贵,虽布衣徒步,视公卿蔑如也。男女婚嫁, 不杂他姓,欲聘其族,厚赠金帛始许焉。唐太宗曾降诏以戒其弊风,终莫能改。其 间有未达者,必曰:“姓崔、卢、李、郑了,余复何求耶!”其远者,则邈在天表, 夐若千里,人罕造其门,浮薄自大,皆此类也。唯专美未尝以氏族形于口吻,见寒 素士大夫,恆恂恂如也,人以此多之。专美职岐下,曾梦具裳简立嵩山之顶。及为 端明殿学士,学士李崧同列而班在其上,因以所梦告崧,且言:“某非德非勋,安 可久居此位,处吾子之首乎!”因恳求他官,寻移宣徽使,崧深德之。及高祖临朝, 崧为枢密使,与桑维翰同列,维翰与专美亦有旧,乃协力以奏之,遂复朝序,位至 九卿。专美曾使闽中,遇风水漂至两浙,逾岁无恙而还,至是善终,人以为神道福 谦之所致也。
  卢詹,字楚良,京兆长安人也。唐天祐中,为河中从事。庄宗即位,擢为员外 郎、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天成中,拜礼部侍郎、知贡举,历御史中丞、兵部侍郎、 尚书左丞、工部尚书。詹性刚直,议论不避权贵,执政者常恶之。天福初,拜礼部 尚书,分司洛下,与右仆射卢质、散骑常侍卢重俱在西都,数相过从。三人俱嗜酒, 好游山水,塔庙林亭花竹之地,无不同往,酣饮为乐,人无间然,洛中朝士目为 “三卢会”。常委顺性命,不营财利。开运初,卒于洛阳。詹家无长物,丧具不给, 少帝闻之,赐布帛百段,粟麦百斛,方能襄其葬事。赠太子少保。
  崔棁,字子文,博陵安平人。累世冠冕。曾祖元受,举进士,直史馆。祖铢, 安、濮二州刺史。父涿,刑部郎中。棁少好学,梁贞明三年,举进士甲科,为开封 尹王瓚从事。棁性至孝,父涿有疾,谓亲友曰:“死生有命,无医为也。”棁侍之 衣不解带,有宾至,必拜泣告于门外,请方便劝其进药,涿终莫之从。及丁忧,哀 毁过制。明宗朝,授监察御史,不应命,逾年诏再下,乃就列焉。累迁都官郎中、 翰林学士。天福初,以户部侍郎为学士承旨。尝草制,为宰相桑维翰所改,棁以唐 故事,学士草制有所改者,当罢职,乃引经据争,维翰不能诘,命权知二年贡举。 时有进士孔英者,素有丑行,为当时所恶,棁受命往见维翰,维翰语素简,谓棁曰: “孔英来矣。”棁不谕其意,以谓维翰以孔英为言,乃考英及第,物议大以为非, 遂罢学士,拜尚书左丞,迁太常卿。后以风痹改太子宾客,分司西京。卒年六十八。
  棁平生所著文章、碑诔、制诏甚多,人有借本传写者,则曰:“有前贤,有来 者,奚用此为!”凡受托而作者,必亲札致之,即焚其藁,惧泄人之假手也。棁笑 不至矧,怒不至詈,接新进后生,未尝无诲焉。群居公会端坐寡言,尝云非止致人 爱憎,且或干人祖祢之讳。指命仆役,亦用礼节,盛暑祁寒,不使冒犯。尝自话于 知友云:“某少时,梦二人前引行路,一人计地里,曰:‘一舍矣,可以止。’一 人曰:‘此君当更进三十有八里。’复行如所言,二人皆止之,俄而惊觉。”棁常 识是梦,以为定命之限,故六十七请退,明年果终焉。
  兄棆,有隐德,好释氏,闲居滑州。尝欲访人于白马津北,及临岸,叹曰: “波势汹涌如此,安可济乎!”乃止。后征拜左拾遗,辞疾不赴。

译文

  卢质,字子征,河南人。曾祖卢偲,曾任唐太原府祁县县尉,追赠为右仆射。祖父卢衍,唐刑部侍郎、太子宾客,追赠太保。父亲卢望,任唐尚书司勋郎中,追赠太子少傅。卢质小时聪慧过人,善于赋诗做文。十六岁时,陕州主帅王重盈奏请任命卢质为芮城县令,又任同州澄城县令。任期满后改任秘书郎,奔母丧,返回河南故里。天..三年(906),北游太原,当时李袭吉在后唐武皇幕府,把女儿嫁给了他。武皇爱惜他的才华,诏任他为检校兵部郎中,兼河东节度掌书记,赏赐绯鱼袋。
  武皇去世,他的弟弟李克宁掌握兵权,有继承帝位的欲望,卢质与张承业等密谋,共同拥立庄宗李存勖为继承人,因而有辅佐皇上的功劳。当庄宗四面征伐时,卢质都亲随出征。天..十六年(919),改任节度判官、检校礼部尚书。十九年(922),庄宗将即帝位,任他为大礼使,历迁至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右仆射。二十年,拜为行台礼部尚书。庄宗称帝后,想任他为宰相,卢质性情疏放飘逸,不爱居于高位,坚决推辞,得免。不久,以本官兼任太原尹,充北京留守事,未赴任,又改任户部尚书、知制诰,充翰林学士承旨。
  同光元年(923)冬天,跟随庄宗平定大梁,临时主管租庸事务,一个多月后随庄宗建都洛阳,旋即诏令他临时主管汴州军府事务。当时孔谦掌握大权,志在聚敛,多次发文到汴州,按民户征收丝绢,卢质坚辞相争,事情虽然没有办成,但当时舆论非常赞赏他。不久又改任金紫光禄大夫、兵部尚书、知制诰、翰林学士承旨,又赐予论思匡佐功臣名号。碰上复试进士,卢质以“后从谏则圣”为文题,以“尧、舜、禹、汤、倾、心、求、过”八字为韵,按旧有赋例用韵当为四平四仄,卢质所出韵字却五平三仄,因此大为有识之士所讥笑。
  天成元年(926),诏任为特进、检校司空、同州节度使。当时宰相冯道赋诗饯别,诗中有警句说:“视草北来唐学士,拥旄西去汉将军。”儒学之士都认为这是卢质的荣耀。第二年,改赐耀忠匡定保节功臣,加封检校司徒。三年(928),入朝任兵部尚书,主管太仆卿事务。四年(929),进封开国公。长兴二年(931),授检校太保、河阳节度使,不久,移镇沧州,又入朝任右仆射。当秦王李从荣获罪时,他奉诏临时主管河南府事务。应顺初年,升为检校太傅,正式任河南尹,后改任太子少师。清泰末年,任右仆射。晋高祖登上帝位,卢质因患小病而分管洛阳里宅。少帝即位,任太子太保。天福七年(942)秋天,在洛阳去世,时年七十六岁。追赠太子太师,谥号文忠。
  崔棁,字子文,博陵安平人。历代为官宦世家。曾祖崔元受,进士及第,任职史馆。祖父崔铢,曾任安、濮二州刺史。父亲崔涿,做过刑部郎中。崔木兑小时就爱好学习,后梁贞明三年(917),中进士甲科,任开封尹王瓒的从事。崔木兑生性特别孝顺,父亲崔涿有病时,对亲友说:“死生有命,不要请医生了。”崔木兑服侍父亲衣带不解,有宾客到来,一定在门外哭拜诉告,请求在方便时劝他父亲进药,崔涿最后还是不听从劝说。父亲去世后,哀毁过度。明宗朝,任他为监察御史,但没应召,一年后诏令再次下达,才就任监察御史,连迁至都官郎中、翰林学士。
  天福初年,以户部侍郎身分任学士承旨。曾草创制诰,被宰相桑维翰改动,依照唐朝旧制,学士草创制诰有所改动的,应当罢免学士官职,崔木兑便引旧制据理力争,桑维翰不能反驳,令他暂时主持天福二年的贡举。当时有个叫孔英的进士,一向有丑恶的行为,被当时人所厌恶。崔木兑受命主持贡举时前往拜见桑维翰,桑维翰言语一向简短,对崔木兑说:“孔英来了。”崔木兑不明白他的意思,认为桑维翰代孔英说话,便录取孔英及第,舆论都认为崔木兑不对,于是罢免他学士衔,任尚书左丞,又迁任太常卿。后因手足麻木改任太子宾客,又派到西京,去世时六十八岁。
  崔木兑平时所著文章、碑诔、制诰很多,有人借他的底本传抄学习,他则说:“前有古贤,后有来俊,哪用得着这样!”大凡受人之托而撰写的文章,一定亲自把文章送到,之后便用稻草烧掉原稿,担心为人抄袭。崔木兑笑语不至于讥刺,动怒不至于谩骂,与新进后生交往,没有不加以教诲的。无论与众人相处,还是与公众集会,都正坐少言,曾说多言不仅会招致别人的憎恶,还会冲犯他人祖先的名讳。平时指使仆从,都有礼节,盛暑严寒,都不违反礼仪。曾亲自对知心朋友说“:我小时候,梦见二人在我前面带路,一个人计算里程,说:‘已走三十里,可以停下来。’另一个人说‘:这个人应当再走三十八里。’于是又走三十八里,二人才都让他停下来,一会儿惊醒过来。”崔木兑常常记得这个梦,认为是命中注定的极限,所以六十七岁请求退职,第二年果然寿终。
  

旧五代史浏览月榜 旧五代史全文 >

  1. 后唐·列传七
  2. 后梁·太祖纪六
  3. 后梁·列传一
  4. 后周·世宗纪六
  5. 后晋·列传五
  6. 其它·志一
  7. 后唐·明宗纪一
  8. 其它·世袭列传一
  9. 其它·志九
  10. 后梁·太祖纪一

旧五代史最受喜欢章节 旧五代史全部章节 >

  1. 其它·进旧五代史表
  2. 其它·志十二
  3. 其它·志十一
  4. 其它·志十
  5. 其它·志九
  6. 其它·志八
  7. 其它·志七
  8. 其它·志六
  9. 其它·志五
  10. 其它·志四
  11. 其它·志三
  12. 其它·志二
  13. 其它·志一
  14. 其它·外国列传二
  15. 其它·外国列传一

猜你喜欢的旧五代史故事 旧五代史故事全本 >

为您推荐的小小说 更多小小说 >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