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诗词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全部诗人 > 李适之

李适之 [唐代]

李适之(694年-747年),原名昌,祖籍陇西成纪,唐朝宗室、宰相,恒山王李承乾之孙。李适之早年历任左卫郎将、通州刺史、秦州都督、陕州刺史、河南尹、御史大夫、幽州节度使、刑部尚书。天宝元年(742年),李适之拜相,担任左相,封清和县公。他与李林甫争权,但却不敌落败,被罢为太子少保,后贬宜春太守。天宝六年(747年),李适之听闻韦坚被杀,畏惧自尽。

介绍

生平

早年经历

李适之在神龙年间入仕,被授为左卫郎将,后历任通州刺史、秦州都督、陕州刺史、河南尹。他治政宽和,深受属下爱戴。

累职拜相

开元二十四年,唐玄宗鉴于谷水、洛水年年泛滥,耗费民力,遂命李适之修筑堤防。李适之花费内库钱财,修筑上阳、积翠、月陂三大堤防,成功抵御谷洛水患。唐玄宗为李适之勒石记功,并让永王李璘书写碑文,皇太子李瑛题写碑额,又进李适之为御史大夫。

开元二十七年,李适之兼任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并代理节度使事务。他上疏皇帝,请求将祖父李承乾与父亲李象改葬于昭陵。唐玄宗遂追赠李承乾为恒山愍王,李象为越州都督、郇国公,又追赠他的伯父、兄长等人。不久,李适之被拜为刑部尚书。

天宝元年,左相牛仙客去世。李适之接任左相,并兼任兵部尚书,封清和县公。

罢相遭贬

李适之拜相后,与中书令李林甫争权,但因性情粗疏,常中李林甫的圈套。李林甫曾对李适之道:“华山有金矿,开采可以富国,皇帝还不知道。”李适之便在一日上朝时,将华山金矿奏知唐玄宗,唐玄宗又询问李林甫。李林甫道:“臣早就知道,但是华山是陛下本命山,乃王气所在,不宜开凿,臣便没有提及。”唐玄宗便认为李适之虑事不周,对他道:“你以后奏事时,要先与李林甫商议。”李适之从此逐渐被疏远。

当时,与李适之交好的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刑部尚书韦坚、户部尚书裴宽、京兆尹韩朝宗等人先后遭到李林甫的中伤构陷,被贬官流放。李适之惊惧不安,便上疏请求改任散职。天宝五年,李适之被罢去相位,改授太子少保。

此后,李适之欣然不已,自以为可以避免灾祸。他宴请亲朋,于席间赋诗道:“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同年七月,李林甫上疏朝廷,诬称李适之与韦坚等人结成朋党。韦坚因此被长期流放临封,李适之则被贬为宜春太守。

服毒自尽

天宝六年,御史罗希奭奉李林甫之命,将韦坚、裴敦复、李邕等人杀害于贬所。各地官员闻听罗希奭之名,无不恐惶惊骇。不久,罗希奭前往宜春郡。李适之惊惧之下,服毒自尽。

轶事典故

李适之好饮酒,能喝一斗不醉,晚上宴饮,次日照常能处理公务。他与贺知章、汝阳王李璡、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齐名,被时人称为“酒中八仙”。杜甫曾作《饮中八仙歌》,其中赞李适之道:“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家庭成员

父亲:李象,官至怀州别驾,后追赠越州都督、郇国公。

儿子:李霅,曾任卫尉少卿。

儿子:李季卿,历任鄠县县尉、中书舍人、通州别驾、京兆少尹、吏部侍郎、右散骑常侍。

孙子:李融,李季卿之子,官至渭州节度使。

猜你喜欢的李适之古诗词 更多李适之的诗词>

李适之的诗词更多李适之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1. 白居易的画像
      白居易
    2. 杜甫的画像
      杜甫
    3. 李白的画像
      李白
    4. 齐己的画像
      齐己
    5. 刘禹锡的画像
      刘禹锡
    6. 李商隐的画像
      李商隐
    7. 元稹的画像
      元稹
    8. 辛弃疾的画像
      辛弃疾
    9. 韦应物的画像
      韦应物
    10. 贯休的画像
      贯休
    11. 皎然的画像
      皎然
    12. 陆龟蒙的画像
      陆龟蒙
    13. 刘长卿的画像
      刘长卿
    14. 许浑的画像
      许浑
    15. 张祜的画像
      张祜
    16. 岑参的画像
      岑参
    17. 杜牧的画像
      杜牧
    18. 姚合的画像
      姚合
    19. 罗隐的画像
      罗隐
    20. 王建的画像
      王建
    21. 张籍的画像
      张籍
    22. 杜荀鹤的画像
      杜荀鹤
    23. 孟郊的画像
      孟郊
    24. 苏轼的画像
      苏轼

    朝代 更多诗词 >

    1. 春秋
    2. 战国
    3. 先秦
    4. 两汉
    5. 魏晋
    6. 南北朝
    7. 隋代
    8. 唐代
    9. 五代
    10. 宋代
    11. 元代
    12. 明代
    13. 清代
    14. 近代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1. 采薇(节选)
    2. 行路难·其一
    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 苏幕遮·燎沉香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1. 念奴娇·赤壁怀古
    2.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 苏幕遮·燎沉香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1. 湖心亭看雪
    2. 答谢中书书
    3. 陋室铭
    4. 离骚
    5.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1.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2.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 高适《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 送前卫县李宷少府》
    3.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4. 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 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5.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6.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送别诗》
    7. 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8.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韩翃《同题仙游观》
    9.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10.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1. 写景
    2. 抒情
    3. 咏物
    4. 婉约
    5. 写人
    6. 抒怀
    7. 送别
    8. 生活
    9. 思念
    10. 写花
    11. 梅花
    12. 菊花
    13. 荷花
    14. 桃花
    15. 桂花
    16. 梨花
    17. 杏花
    18. 莲花
    19. 惜花
    20. 赏花
    21. 春天
    22. 夏天
    23. 秋天
    24. 冬天
    25. 节日
    26. 春节
    27. 元宵节
    28. 寒食节
    29. 清明节
    30. 端午节
    31. 七夕节
    32. 中秋节
    33. 重阳节
    34. 离别
    35. 爱情
    36. 女子
    37. 思乡
    38. 相思
    39. 怀古
    40. 怀人
    41. 爱国
    42. 友情
    43. 讽刺
    44. 赞美
    45. 边塞
    46. 哲理
    47. 叙事
    48. 组诗
    49. 闺怨
    50. 感伤
    51. 孤独
    52. 故事
    53. 豪放
    54. 忧国忧民
    55. 山水
    56. 感慨
    57. 战争
    58. 写雨
    59. 感叹
    60. 怀念
    61. 友人
    62. 柳树
    63. 议论
    64. 田园
    65. 赞颂
    66. 写雪
    67. 妇女
    68. 伤怀
    69. 写山
    70. 月亮
    71. 励志
    72. 寓理
    73. 饮酒
    74. 人生
    75. 羁旅
    76. 写鸟
    77. 追忆
    78. 咏史
    79. 悼亡
    80. 怀才不遇
    81. 伤春
    82. 惜春
    83. 写水
    84. 寓言
    85. 音乐
    86. 地名
    87. 惜别
    88. 宴会
    89. 赠别
    90. 同情
    91. 写风
    92. 寓人
    93. 回忆
    94. 农民
    95. 典故
    96. 宫怨
    97. 言志
    98. 隐居
    99. 西湖
    100. 宴饮
    101. 评论壮志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