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诗词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经典名句 > 鹊桥仙·七夕名句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出自: [宋代] 苏轼 《鹊桥仙·七夕》 显示拼音

鹊桥仙·七夕全文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苏轼简介 苏轼详细介绍 >

' . $author['name'] . '的画像

苏轼

[宋代]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简介 433首诗词

苏轼其他的古诗词 更多苏轼古诗词大全 >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宋代] 苏轼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花影

    [宋代] 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减字木兰花·春月

    [宋代] 苏轼

    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

    [宋代] 苏轼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
    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减字木兰花(寓意)

    [宋代] 苏轼

    云鬟倾倒。醉倚阑干风月好。凭仗相扶。误入仙家碧玉壶。
    连天衰草。下走湖南西去道。一舸姑苏。便逐鸱夷去得无。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猜你喜欢的经典古诗词名句更多经典古诗词名句 >

  1.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2.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3.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王维《西施咏》
  4.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戴复古《淮村兵后》
  5.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 李白《秦女休行》
  6. 千雷万霆,激绕其身,霰雪雨雹,一时皆下。—— 李朝威《柳毅传》
  7. 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尹鹗《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
  8.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9.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 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10. 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 马戴《落日怅望》
  11.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12. 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 孔夷《南浦·旅怀》
  13. 木兰舟上珠帘卷,歌声远,椰子酒倾鹦鹉盏。—— 李珣《南乡子·山果熟》
  14. 怕歌愁舞懒逢迎。妆晚托春酲。—— 陆游《朝中措·代谭德称作》
  15.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16.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17.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18. 等闲老去年华促。只有江梅伴幽独。—— 孙道绚《滴滴金·梅》
  19.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李贺《秋来》
  20.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诗人 更多诗人 >

  1. 白居易的画像
    白居易
  2. 杜甫的画像
    杜甫
  3. 李白的画像
    李白
  4. 齐己的画像
    齐己
  5. 刘禹锡的画像
    刘禹锡
  6. 李商隐的画像
    李商隐
  7. 元稹的画像
    元稹
  8. 辛弃疾的画像
    辛弃疾
  9. 韦应物的画像
    韦应物
  10. 贯休的画像
    贯休
  11. 皎然的画像
    皎然
  12. 陆龟蒙的画像
    陆龟蒙
  13. 刘长卿的画像
    刘长卿
  14. 许浑的画像
    许浑
  15. 张祜的画像
    张祜
  16. 岑参的画像
    岑参
  17. 杜牧的画像
    杜牧
  18. 姚合的画像
    姚合
  19. 罗隐的画像
    罗隐
  20. 王建的画像
    王建
  21. 张籍的画像
    张籍
  22. 杜荀鹤的画像
    杜荀鹤
  23. 孟郊的画像
    孟郊
  24. 苏轼的画像
    苏轼

朝代 更多诗词 >

  1. 春秋
  2. 战国
  3. 先秦
  4. 两汉
  5. 魏晋
  6. 南北朝
  7. 隋代
  8. 唐代
  9. 五代
  10. 宋代
  11. 元代
  12. 明代
  13. 清代
  14. 近代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1. 采薇(节选)
  2.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3. 苏幕遮·燎沉香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1.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2. 苏幕遮·燎沉香
  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 西河·和王潜斋韵
  5. 忆江南·江南好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1. 陋室铭
  2. 小儿不畏虎
  3. 离骚
  4. 前赤壁赋
  5.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1.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王溥《咏牡丹》
  2. 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
  3. 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 纳兰性德《河传·春浅》
  4.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谢灵运《岁暮》
  5. 败垣芳草,空廊落叶,深砌苍苔。—— 徐再思《人月圆·甘露怀古》
  6. 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 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7.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李商隐《马嵬·其二》
  8.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9.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 韦元甫《木兰歌》
  10.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1. 写景
  2. 抒情
  3. 咏物
  4. 婉约
  5. 写人
  6. 抒怀
  7. 送别
  8. 生活
  9. 思念
  10. 写花
  11. 梅花
  12. 菊花
  13. 荷花
  14. 桃花
  15. 桂花
  16. 梨花
  17. 杏花
  18. 莲花
  19. 惜花
  20. 赏花
  21. 春天
  22. 夏天
  23. 秋天
  24. 冬天
  25. 节日
  26. 春节
  27. 元宵节
  28. 寒食节
  29. 清明节
  30. 端午节
  31. 七夕节
  32. 中秋节
  33. 重阳节
  34. 离别
  35. 爱情
  36. 女子
  37. 思乡
  38. 相思
  39. 怀古
  40. 怀人
  41. 爱国
  42. 友情
  43. 讽刺
  44. 赞美
  45. 边塞
  46. 哲理
  47. 叙事
  48. 组诗
  49. 闺怨
  50. 感伤
  51. 孤独
  52. 故事
  53. 豪放
  54. 忧国忧民
  55. 山水
  56. 感慨
  57. 战争
  58. 写雨
  59. 感叹
  60. 怀念
  61. 友人
  62. 柳树
  63. 议论
  64. 田园
  65. 赞颂
  66. 写雪
  67. 妇女
  68. 伤怀
  69. 写山
  70. 月亮
  71. 励志
  72. 寓理
  73. 饮酒
  74. 人生
  75. 羁旅
  76. 写鸟
  77. 追忆
  78. 咏史
  79. 悼亡
  80. 怀才不遇
  81. 伤春
  82. 惜春
  83. 写水
  84. 寓言
  85. 音乐
  86. 地名
  87. 惜别
  88. 宴会
  89. 赠别
  90. 同情
  91. 写风
  92. 寓人
  93. 回忆
  94. 农民
  95. 典故
  96. 宫怨
  97. 言志
  98. 隐居
  99. 西湖
  100. 宴饮
  101.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