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经典名句 > 乞巧名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全文
林杰简介 林杰详细介绍 >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林杰其他的古诗词 更多林杰古诗词大全 >
-
金盘摘下挂朱颗,红壳开时饮玉浆。
-
羽客已登仙路去,丹炉草木尽凋残。
不知千载归何日,空使时人扫旧坛。 -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猜你喜欢的经典古诗词名句更多经典古诗词名句 >
-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韦应物《观田家》
-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白居易《青门柳》
-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文同《北斋雨后》
-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王之涣《九日送别》
-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 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杜甫《秋雨叹三首》
-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陶渊明《饮酒·其四》
- 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 纪映淮《咏秋柳》
- 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 刘昶《断句》
- 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 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记年时、旧宿凄凉,暮烟秋雨野桥寒。—— 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 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 王昌龄《从军行二首》
-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 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二》
- 芳草平沙,斜阳远树,无情桃叶江头渡。—— 张翥《踏莎行·芳草平沙》
搜 索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廖世美《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
-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 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高鼎《村居》
-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李白《从军行·其二》
-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
-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杜甫《客至》
-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 陈维崧《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白居易《村居苦寒》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