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经典名句 > 九月九日登长城关名句
骋望因高云外尽,乡关回首愧烟萝。
九月九日登长城关全文
石茂华简介 石茂华详细介绍 >
石茂华(1521—1583),字君采,号毅庵,明中期大臣,益都(今青州)人。1544年(嘉靖二十三年)进士,任浚县(今屑河南)知县,年仅23岁。处理诉讼案件,人称公正明断。黄河泛溢,他亲率民工筑堤防洪。任扬州(治今扬州市)知府时,倭寇侵扰江淮地区,他排除严嵩义子赵文华的干扰,打退了进犯扬州的倭寇。后升任兵部尚书,掌南京都察院事。在巡察陕西、甘肃地区时,正值这里大饥荒,他奏准朝廷,蠲免徭赋,开仓救灾,因操劳成疾,呕血身亡。赠太子少保,谥“恭襄”。
石茂华其他的古诗词 更多石茂华古诗词大全 >
猜你喜欢的经典古诗词名句更多经典古诗词名句 >
-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刘禹锡《始闻秋风》
-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重老过湖湘。—— 刘子翚《汴京纪事》
- 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 秦湛《卜算子·春情》
- 莎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 卢炳《减字木兰花·莎衫筠笠》
-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 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二》
- 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 东风有恨致玄都,吹破枝头玉,夜月梨花也相妒。—— 周文质《小桃红·咏桃》
- 蛮姜豆蔻相思味。算却在、春风舌底。—— 吴文英《杏花天·咏汤》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李白《折荷有赠》
- 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 郑板桥《沁园春·恨》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李白《冬日归旧山》
- 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
-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杜甫《饮中八仙歌》
- 登鸾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一》
-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屈原《九歌·国殇》
- 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 文天祥《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後山妾薄命之意》
- 日边消息空沈沈。画眉楼上愁登临。—— 郑文妻《忆秦娥·花深深》
-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 徐玑《秋行》
搜 索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 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杨万里《寒食上冢》
-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
-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佚名《上邪》
-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
-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杜甫《小至》
- 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 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 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