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诗词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经典名句 > 黄州快哉亭记名句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出自: [宋代] 苏辙 《黄州快哉亭记》 显示拼音

黄州快哉亭记全文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 ,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苏辙简介 苏辙详细介绍 >

' . $author['name'] . '的画像

苏辙

[宋代]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简介 11首诗词

苏辙其他的古诗词 更多苏辙古诗词大全 >

  • 调啸词(效韦苏州·二之一)

    [宋代] 苏辙

    渔父。渔父。水上微风细雨。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暮归。暮归、暮归、归暮。长笛一声何处。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黄州快哉亭记

    [宋代] 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 ,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宋代] 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除日

    [宋代] 苏辙

    年年最後饮屠酥,不觉年来七十余。
    十二春秋新罢讲,五千道德适亲书。
    木经霜雪根无蠹,船出风波载本虚。
    自怪多年客箕颍,每因吾党赋归欤。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调啸词(二之二)

    [宋代] 苏辙

    归雁。归雁。饮啄江南南岸。将飞却下盘桓。塞北春来苦寒。苦寒、苦寒、寒苦。藻荇欲生且住。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猜你喜欢的经典古诗词名句更多经典古诗词名句 >

  1.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张籍《秋思》
  2.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李绅《悯农二首》
  4.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5.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李贺《开愁歌》
  6.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戴叔伦《过三闾庙》
  7.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陆游《除夜雪》
  8.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9.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10.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1.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2. 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 王沂孙《齐天乐·蝉》
  13. 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1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15. 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吴淑姬《小重山·春愁》
  16. 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 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
  17.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18.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欧阳修《朝中措·平山堂》
  19.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杜甫《又呈吴郎》
  20.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诗人 更多诗人 >

  1. 白居易的画像
    白居易
  2. 杜甫的画像
    杜甫
  3. 李白的画像
    李白
  4. 齐己的画像
    齐己
  5. 刘禹锡的画像
    刘禹锡
  6. 李商隐的画像
    李商隐
  7. 元稹的画像
    元稹
  8. 辛弃疾的画像
    辛弃疾
  9. 韦应物的画像
    韦应物
  10. 贯休的画像
    贯休
  11. 皎然的画像
    皎然
  12. 陆龟蒙的画像
    陆龟蒙
  13. 刘长卿的画像
    刘长卿
  14. 许浑的画像
    许浑
  15. 张祜的画像
    张祜
  16. 岑参的画像
    岑参
  17. 杜牧的画像
    杜牧
  18. 姚合的画像
    姚合
  19. 罗隐的画像
    罗隐
  20. 王建的画像
    王建
  21. 张籍的画像
    张籍
  22. 杜荀鹤的画像
    杜荀鹤
  23. 孟郊的画像
    孟郊
  24. 苏轼的画像
    苏轼

朝代 更多诗词 >

  1. 春秋
  2. 战国
  3. 先秦
  4. 两汉
  5. 魏晋
  6. 南北朝
  7. 隋代
  8. 唐代
  9. 五代
  10. 宋代
  11. 元代
  12. 明代
  13. 清代
  14. 近代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1. 采薇(节选)
  2.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3. 苏幕遮·燎沉香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1.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2. 苏幕遮·燎沉香
  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 西河·和王潜斋韵
  5. 忆江南·江南好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1. 陋室铭
  2. 小儿不畏虎
  3. 离骚
  4. 前赤壁赋
  5.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1. 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 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2.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欧阳修《秋怀》
  3.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4.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曾几《三衢道中》
  5. 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 《咏贺兰山》
  6.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7.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李延年《李延年歌》
  8.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张舜民《村居》
  9. 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 《摘星楼九日登临》
  10.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1. 写景
  2. 抒情
  3. 咏物
  4. 婉约
  5. 写人
  6. 抒怀
  7. 送别
  8. 生活
  9. 思念
  10. 写花
  11. 梅花
  12. 菊花
  13. 荷花
  14. 桃花
  15. 桂花
  16. 梨花
  17. 杏花
  18. 莲花
  19. 惜花
  20. 赏花
  21. 春天
  22. 夏天
  23. 秋天
  24. 冬天
  25. 节日
  26. 春节
  27. 元宵节
  28. 寒食节
  29. 清明节
  30. 端午节
  31. 七夕节
  32. 中秋节
  33. 重阳节
  34. 离别
  35. 爱情
  36. 女子
  37. 思乡
  38. 相思
  39. 怀古
  40. 怀人
  41. 爱国
  42. 友情
  43. 讽刺
  44. 赞美
  45. 边塞
  46. 哲理
  47. 叙事
  48. 组诗
  49. 闺怨
  50. 感伤
  51. 孤独
  52. 故事
  53. 豪放
  54. 忧国忧民
  55. 山水
  56. 感慨
  57. 战争
  58. 写雨
  59. 感叹
  60. 怀念
  61. 友人
  62. 柳树
  63. 议论
  64. 田园
  65. 赞颂
  66. 写雪
  67. 妇女
  68. 伤怀
  69. 写山
  70. 月亮
  71. 励志
  72. 寓理
  73. 饮酒
  74. 人生
  75. 羁旅
  76. 写鸟
  77. 追忆
  78. 咏史
  79. 悼亡
  80. 怀才不遇
  81. 伤春
  82. 惜春
  83. 写水
  84. 寓言
  85. 音乐
  86. 地名
  87. 惜别
  88. 宴会
  89. 赠别
  90. 同情
  91. 写风
  92. 寓人
  93. 回忆
  94. 农民
  95. 典故
  96. 宫怨
  97. 言志
  98. 隐居
  99. 西湖
  100. 宴饮
  101.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