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诗词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经典名句 >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名句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全文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苏轼简介 苏轼详细介绍 >

' . $author['name'] . '的画像

苏轼

[宋代]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简介 433首诗词

苏轼其他的古诗词 更多苏轼古诗词大全 >

  • 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

    [宋代] 苏轼

    十月九日,孟亨之置酒秋香亭。有双拒霜,独向君猷而开,坐客喜笑,以为非使君莫可当此花,故作是篇。
    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
    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菩萨蛮(四首)

    [宋代] 苏轼

    娟娟侵鬓妆痕浅。双颦相媚弯如翦。一瞬百般宜。无论笑与啼。
    酒阑思翠被。特故腾腾地。生怕促归轮。微波先注人。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浣溪沙(有感)

    [宋代] 苏轼

    傅粉郎君又粉奴。莫教施粉与施朱。自然冰玉照香酥。
    有客能为神女赋,凭君送与雪儿书。梦魂东去觅桑榆。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范增论

    [宋代] 苏轼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亦人杰也哉!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宋代] 苏轼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
      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
      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驭将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乐石,针害身之膏肓。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
      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言,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昔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取诸贽。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覆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猜你喜欢的经典古诗词名句更多经典古诗词名句 >

  1.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李白《赤壁歌送别》
  2.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王维《终南山》
  3. 一曲危弦断客肠。津桥捩柂转牙樯。—— 严仁《鹧鸪天·惜别》
  4. 斟酌姮娥,九秋宫殿冷。—— 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5. 水软橹声柔,草绿芳洲,碧桃几树隐红楼。—— 左辅《浪淘沙·曹溪驿折桃花一枝数日零落裹花片投之涪江歌此送之》
  6.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7.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8.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高蟾《金陵晚望》
  9.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 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10. 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 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11. 神椎凿石塞神潭,白马参覃赤尘起。—— 温庭筠《拂舞词 / 公无渡河》
  12. 淡淡横朝烟,脉脉深秋思。—— 《湘江秋晓》
  13.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祖咏《望蓟门》
  14. 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李廌《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
  15. 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 薛时雨《临江仙·大风雨过马当山》
  16.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17.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18.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19.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20. 怅恨不逢如意酒。寻思难值有情人。—— 晏几道《浣溪沙·闲弄筝弦懒系裙》

诗人 更多诗人 >

  1. 白居易的画像
    白居易
  2. 杜甫的画像
    杜甫
  3. 李白的画像
    李白
  4. 齐己的画像
    齐己
  5. 刘禹锡的画像
    刘禹锡
  6. 李商隐的画像
    李商隐
  7. 元稹的画像
    元稹
  8. 辛弃疾的画像
    辛弃疾
  9. 韦应物的画像
    韦应物
  10. 贯休的画像
    贯休
  11. 皎然的画像
    皎然
  12. 陆龟蒙的画像
    陆龟蒙
  13. 刘长卿的画像
    刘长卿
  14. 许浑的画像
    许浑
  15. 张祜的画像
    张祜
  16. 岑参的画像
    岑参
  17. 杜牧的画像
    杜牧
  18. 姚合的画像
    姚合
  19. 罗隐的画像
    罗隐
  20. 王建的画像
    王建
  21. 张籍的画像
    张籍
  22. 杜荀鹤的画像
    杜荀鹤
  23. 孟郊的画像
    孟郊
  24. 苏轼的画像
    苏轼

朝代 更多诗词 >

  1. 春秋
  2. 战国
  3. 先秦
  4. 两汉
  5. 魏晋
  6. 南北朝
  7. 隋代
  8. 唐代
  9. 五代
  10. 宋代
  11. 元代
  12. 明代
  13. 清代
  14. 近代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1. 采薇(节选)
  2.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3. 苏幕遮·燎沉香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1.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2. 苏幕遮·燎沉香
  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 西河·和王潜斋韵
  5. 忆江南·江南好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1. 陋室铭
  2. 离骚
  3. 小儿不畏虎
  4. 前赤壁赋
  5.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1. 记得旧时,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 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2.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 叶梦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3.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谢枋得《武夷山中》
  4.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项羽《垓下歌》
  5. 霜风捣尽千林叶,闲倚筇枝数鹳巢。—— 范成大《冬日田园杂兴》
  6. 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 高观国《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7. 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 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8.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
  9.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郑文宝《柳枝词》
  10. 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 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1. 写景
  2. 抒情
  3. 咏物
  4. 婉约
  5. 写人
  6. 抒怀
  7. 送别
  8. 生活
  9. 思念
  10. 写花
  11. 梅花
  12. 菊花
  13. 荷花
  14. 桃花
  15. 桂花
  16. 梨花
  17. 杏花
  18. 莲花
  19. 惜花
  20. 赏花
  21. 春天
  22. 夏天
  23. 秋天
  24. 冬天
  25. 节日
  26. 春节
  27. 元宵节
  28. 寒食节
  29. 清明节
  30. 端午节
  31. 七夕节
  32. 中秋节
  33. 重阳节
  34. 离别
  35. 爱情
  36. 女子
  37. 思乡
  38. 相思
  39. 怀古
  40. 怀人
  41. 爱国
  42. 友情
  43. 讽刺
  44. 赞美
  45. 边塞
  46. 哲理
  47. 叙事
  48. 组诗
  49. 闺怨
  50. 感伤
  51. 孤独
  52. 故事
  53. 豪放
  54. 忧国忧民
  55. 山水
  56. 感慨
  57. 战争
  58. 写雨
  59. 感叹
  60. 怀念
  61. 友人
  62. 柳树
  63. 议论
  64. 田园
  65. 赞颂
  66. 写雪
  67. 妇女
  68. 伤怀
  69. 写山
  70. 月亮
  71. 励志
  72. 寓理
  73. 饮酒
  74. 人生
  75. 羁旅
  76. 写鸟
  77. 追忆
  78. 咏史
  79. 悼亡
  80. 怀才不遇
  81. 伤春
  82. 惜春
  83. 写水
  84. 寓言
  85. 音乐
  86. 地名
  87. 惜别
  88. 宴会
  89. 赠别
  90. 同情
  91. 写风
  92. 寓人
  93. 回忆
  94. 农民
  95. 典故
  96. 宫怨
  97. 言志
  98. 隐居
  99. 西湖
  100. 宴饮
  101.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