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诗词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游茅山

游茅山

步步入山门,仙家鸟径分。渔樵不到处,麋鹿自成群。
石面迸出水,松头穿破云。道人星月下,相次礼茅君。

译文

一步步走进山门,只见如同仙境一般的山间小径蜿蜒曲折。 这里偏僻到连渔夫和樵夫都不会来到,只有麋鹿自由地在这里结伴成群。
岩石的缝隙中泉水喷涌而出,松树的高枝穿破了云雾。 道士们在星月的光辉下,依次礼拜着茅君。

注释

①鸟径:谓险绝的山路,仅通飞鸟。
②茅君:即汉代于此得道的茅氏三兄弟,世号三茅君。

赏析

  《游茅山》是一首描绘道教圣地清幽与神秘氛围的诗歌。作者通过对山门、小径、麋鹿、水石、松树以及道士礼拜茅君等元素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清幽深远的意境。
  首联“步步入山门,仙家鸟径分”直接点题,描述了诗人步入山门的情景。这里的“仙家鸟径”既指山间小径,也暗示了这是一片神仙居住的地方,为全诗奠定了神秘、清幽的基调。
  颔联“渔樵不到处,麋鹿自成群”进一步渲染了这里的与世隔绝。渔樵,即渔夫和樵夫,代表了世俗生活的繁忙与喧嚣。而这里,连渔樵都不曾到达,可见其幽静至极。而麋鹿在此自由自在地成群结队,更是突出了这里的自然与和谐。
  颈联“石面迸出水,松头穿破云”则从细处入手,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石、水流和松树的自然景象。泉水从石缝中喷涌而出,松树高耸入云,穿破了云雾的束缚。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道教追求的自由与超脱。
  尾联“道人星月下,相次礼茅君”则将视角转向了人,描述了道士们在星月光辉下礼拜茅君的情景。茅君,即道教中的茅盈,是道教的重要神仙之一。道士们的礼拜行为,既体现了对神仙的虔诚,也展示了道教文化的庄重与神秘。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与人的描绘,展现了道教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超脱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一定的宗教意义。

拓展

  茅君,即茅盈,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仙,被尊称为茅山祖师或上清祖师。茅盈及其弟茅固、茅衷在道教中被合称为“茅山三茅真君”或“三茅君”。他们因在茅山修道成仙,因此茅山便成为道教上清派的发祥地,被后人誉为第八洞天、第一福地。
  茅盈修道成仙:茅盈是道教茅山派的创始人,据《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传》记载,字叔申,西汉时咸阳(今属陕西)人。他年少时便离家修道于恒山,之后隐居于句曲山(今称茅山,位于江苏西南部)。他在恒山中研修《道德经》和《周易传》,经过六年的清修,终于感动了一位修道女真人,指引他前往西城拜访王远道君。茅盈在西城跟随王远道君学习,获得了“玉佩金铛之道”和“太极玄真之经”等法术符咒。经过三年的修炼,他道成而归,创立了道教茅山派。
  茅盈受封司命真君:茅盈得道后,受到了多位神仙的赏识和赐赠。天皇大帝赐给他一枚神玺玉制图章,大微帝君赐给他八龙锦缎和紫羽华丽衣裳,太上大道君赐给他一个铸有金虎真符的鎏金铃,金阙圣君则赐给他一只四节咽胎流明神芝。这些赏赐象征着他获得了极高的地位和神力。四位大神的使者告诉茅盈,吃了这些赏赐的灵芝、玉芝等,他将拥有极高的官位和神力,能够统领吴越的神仙,管辖江左的山脉河流。最终,茅盈被封为司命真君东岳上卿,并奉为茅山上清派祖师。
  茅盈与茅氏三兄弟:茅盈有两位兄弟,茅固和茅衷。茅固在汉景帝时举孝廉,累迁至武威太守,茅衷在汉宣帝时迁洛阳令,后拜为五更大夫、西河太守。茅盈得道后,两兄弟决定弃官还家,追随兄长修道。茅盈传授给他们延年不死之法,两兄弟修道三年,佩服九转还丹后,亦飞升成仙。茅盈被封为“上茅九天上卿司命太元妙道冲虚圣佑真应真君”,茅固被封为“中茅地仙上真定禄右禁至道冲静德佑妙应真君”,茅衷被封为“下茅地仙至真三官保命微妙冲慧神佑神应真君”,他们三人合称为“三茅真君”。
  茅盈的事迹在道教文献中多有记载,他的形象被描绘为一位威严而又慈祥的神仙。在茅山,他的塑像和庙宇受到道教信徒的供奉和崇拜。茅盈的传说和故事不仅丰富了道教文化的内容,也体现了道教追求长生不老、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许浑的诗词更多许浑诗词 >

  1. 塞下曲
  2. 早秋三首·其一
  3. 夜行次东关逢魏扶东归
  4. 越中
  5. 三十六湾
  6. 记梦
  7. 僧院影堂
  8. 王可封临终
  9. 酬对雪见寄
  10. 读戾太子传

诗人 更多诗人 >

  1. 白居易的画像
    白居易
  2. 杜甫的画像
    杜甫
  3. 李白的画像
    李白
  4. 齐己的画像
    齐己
  5. 刘禹锡的画像
    刘禹锡
  6. 李商隐的画像
    李商隐
  7. 元稹的画像
    元稹
  8. 辛弃疾的画像
    辛弃疾
  9. 韦应物的画像
    韦应物
  10. 贯休的画像
    贯休
  11. 皎然的画像
    皎然
  12. 陆龟蒙的画像
    陆龟蒙
  13. 刘长卿的画像
    刘长卿
  14. 许浑的画像
    许浑
  15. 张祜的画像
    张祜
  16. 岑参的画像
    岑参
  17. 杜牧的画像
    杜牧
  18. 姚合的画像
    姚合
  19. 罗隐的画像
    罗隐
  20. 王建的画像
    王建
  21. 张籍的画像
    张籍
  22. 杜荀鹤的画像
    杜荀鹤
  23. 孟郊的画像
    孟郊
  24. 苏轼的画像
    苏轼

朝代 更多诗词 >

  1. 春秋
  2. 战国
  3. 先秦
  4. 两汉
  5. 魏晋
  6. 南北朝
  7. 隋代
  8. 唐代
  9. 五代
  10. 宋代
  11. 元代
  12. 明代
  13. 清代
  14. 近代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1. 采薇(节选)
  2.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3. 苏幕遮·燎沉香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1.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2. 苏幕遮·燎沉香
  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 西河·和王潜斋韵
  5. 忆江南·江南好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1. 陋室铭
  2. 小儿不畏虎
  3. 离骚
  4. 前赤壁赋
  5.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1. 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 司马槱《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
  2.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3.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王安石《江上》
  4. 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5.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王维《渭川田家》
  6.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7.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曹豳《春暮》
  8.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9.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10.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杜甫《百忧集行》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1. 写景
  2. 抒情
  3. 咏物
  4. 婉约
  5. 写人
  6. 抒怀
  7. 送别
  8. 生活
  9. 思念
  10. 写花
  11. 梅花
  12. 菊花
  13. 荷花
  14. 桃花
  15. 桂花
  16. 梨花
  17. 杏花
  18. 莲花
  19. 惜花
  20. 赏花
  21. 春天
  22. 夏天
  23. 秋天
  24. 冬天
  25. 节日
  26. 春节
  27. 元宵节
  28. 寒食节
  29. 清明节
  30. 端午节
  31. 七夕节
  32. 中秋节
  33. 重阳节
  34. 离别
  35. 爱情
  36. 女子
  37. 思乡
  38. 相思
  39. 怀古
  40. 怀人
  41. 爱国
  42. 友情
  43. 讽刺
  44. 赞美
  45. 边塞
  46. 哲理
  47. 叙事
  48. 组诗
  49. 闺怨
  50. 感伤
  51. 孤独
  52. 故事
  53. 豪放
  54. 忧国忧民
  55. 山水
  56. 感慨
  57. 战争
  58. 写雨
  59. 感叹
  60. 怀念
  61. 友人
  62. 柳树
  63. 议论
  64. 田园
  65. 赞颂
  66. 写雪
  67. 妇女
  68. 伤怀
  69. 写山
  70. 月亮
  71. 励志
  72. 寓理
  73. 饮酒
  74. 人生
  75. 羁旅
  76. 写鸟
  77. 追忆
  78. 咏史
  79. 悼亡
  80. 怀才不遇
  81. 伤春
  82. 惜春
  83. 写水
  84. 寓言
  85. 音乐
  86. 地名
  87. 惜别
  88. 宴会
  89. 赠别
  90. 同情
  91. 写风
  92. 寓人
  93. 回忆
  94. 农民
  95. 典故
  96. 宫怨
  97. 言志
  98. 隐居
  99. 西湖
  100. 宴饮
  101. 评论壮志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