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矛与盾
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文
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注释
1、矛: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矛的基本形制有狭叶、阔叶、长叶、叶刃带系和凹口骹式等。2、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剑用。
3、誉:赞誉,夸耀。
4、曰:说,讲。
5、吾:我。
6、陷:穿透、刺穿的意思 。
7、或:有人。
8、以:使用;用。
9、子:您,对人的尊称。
10、何如:怎么样。
11、应:回答。
12、利:锋利,锐利。
13、其:助词。这里指那个卖矛和盾的人。
14、弗能:不能。
15、之:的。
16、鬻(yù):卖.
17、者:...的人
18、莫:没有什么
19、夫“用在首句,引起议论
赏析
矛与盾的赏析暂无拓展
矛与盾的拓展暂无
搜 索
关于故事的诗词更多故事诗词 >
韩非的诗词更多韩非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 张说《邺都引》
-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 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 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石涛《荷花》
-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王维《少年行四首》
-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温庭筠《杨柳八首·其三》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