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诗词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谒金门(送徐子宜如新安)

谒金门(送徐子宜如新安)

新雨足。洗尽山城袢褥。见说好峰三十六。峰峰如立玉。
四海英游追逐。事业相时伸缩。入境德星须做福。只愁金诏趣。

译文

新雨已足够,彻底洗净了山城那厚实的尘土与热气,使它焕然一新。眼前所见的山峰共有三十六座,每一座都如同玉一般矗立在那里,晶莹剔透,秀美异常。

四面八方的英才汇聚,他们如同游龙一般相互追逐,在适当的时机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事业。他们来到此地,如同吉祥之星降临,必将为这里带来福祉。然而,我却担心他们会被朝廷的金字诏书催促,不得不离开这片美丽的土地。

注释

⑴英游:杰出的游客或士人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雨后山城的描绘以及对四海英游的感慨,展现了一幅清新而深邃的画面,同时也蕴含了作者对时局、人才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先,词的上片“新雨足。洗尽山城袢褥。见说好峰三十六。峰峰如立玉。”通过对雨后山城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清新宜人的画面。新雨过后,空气清新,暑气消散,仿佛为山城洗去了一身的疲惫和尘埃。接着,作者提到了“三十六”座好峰,这些山峰如立玉般矗立,不仅展示了山城的壮丽景色,也象征着一种高洁、坚贞的品质。这种描绘不仅让读者在视觉上得到享受,也在心灵上得到一种净化和升华。
  词的下片“四海英游追逐。事业相时伸缩。入境德星须做福。只愁金诏趣。”则是对四海英游的感慨。作者描述了这些英游们互相追逐、竞相发展的情景,他们根据时局的变化,灵活地调整自己的事业和行动,展现出一种积极进取、顺应时势的精神风貌。同时,作者也提到了这些英游们入境如同德星降临,为当地带来福祉和繁荣,这也体现了他们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然而,作者心中却有一丝忧虑,他担心这些英游们会接到朝廷的金色诏书,被召唤回京,从而离开这片他们曾带来福祉的土地。这种忧虑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英游的敬仰和不舍,也反映了他对时局变化的敏感和无奈。
  整首词通过对雨后山城和四海英游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清新而深邃的意境。同时,作者也通过对英游的感慨和忧虑,表达了对人才、时局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种思考不仅具有时代意义,也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拓展

  这首词《谒金门·送徐子宜如新安》是南宋词人陈亮的作品。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南宋偏安江南,朝政腐败,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而陈亮作为一位有抱负、有理想的文人,他渴望通过北伐收复失地,实现国家的统一。然而,他的这一主张并未得到朝廷的采纳,他本人也因此多次遭受打击和迫害。
  从题目可以看出,这是陈亮为送别友人徐子宜前往新安(今安徽歙县)而写的。
  徐子宜,即徐谊(1144~1208),字子宜,一字宏父,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进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徽州知府、提举浙西常平茶盐司、吏部员外郎、刑部侍郎、工部侍郎等职。后因受到排挤,被贬为惠州团练副使。嘉泰二年(1202年),重获起用为江州知府。开禧三年(1207年)任建康府知府兼江淮制置使。嘉定元年(1208年),改任隆兴府知府,死于任上,享年65岁。
  在学术上,徐谊于永嘉学派别学为一家,形成平阳学派。他与陆九渊、杨简交游密切,学术声名甚著,门下士见称于时者甚众。《宋史》称其“尝与绍兴老将接,于行阵之法,分数奇正,皆有指授,自为图式”。
在政治上,徐谊在光宗赵惇被皇后李氏挟制,不主持丧礼,朝议纷纷,政局动摇时,曾和叶适因同乡蔡必胜促成大臣赵汝愚联络韩侂胄共同拥立光宗之子嘉王赵扩为帝,是为宁宗。
  陈亮通过在词中对雨后山城的描绘和对英游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徐子宜的祝福和期望,同时也寄寓了自己对时局、人才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他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融入其中,使得这首词既具有深邃的意境,又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

陈亮的诗词更多陈亮诗词 >

  1. 梅花
  2. 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3. 送文子转漕江东二首
  4. 送韩子师侍郎序
  5. 贺新郎(又有实告以九月二十七日者,因和叶少蕴缕字韵并寄)
  6. 贺新郎(人有见诳以六月六日生者,且言喜唱贺新郎,因用东坡屋字韵追寄)
  7. 浣溪沙(南湖望中)
  8. 水龙吟·春恨
  9. 临江仙
  10. 水龙吟

诗人 更多诗人 >

  1. 白居易的画像
    白居易
  2. 杜甫的画像
    杜甫
  3. 李白的画像
    李白
  4. 齐己的画像
    齐己
  5. 刘禹锡的画像
    刘禹锡
  6. 李商隐的画像
    李商隐
  7. 元稹的画像
    元稹
  8. 辛弃疾的画像
    辛弃疾
  9. 韦应物的画像
    韦应物
  10. 贯休的画像
    贯休
  11. 皎然的画像
    皎然
  12. 陆龟蒙的画像
    陆龟蒙
  13. 刘长卿的画像
    刘长卿
  14. 许浑的画像
    许浑
  15. 张祜的画像
    张祜
  16. 岑参的画像
    岑参
  17. 杜牧的画像
    杜牧
  18. 姚合的画像
    姚合
  19. 罗隐的画像
    罗隐
  20. 王建的画像
    王建
  21. 张籍的画像
    张籍
  22. 杜荀鹤的画像
    杜荀鹤
  23. 孟郊的画像
    孟郊
  24. 苏轼的画像
    苏轼

朝代 更多诗词 >

  1. 春秋
  2. 战国
  3. 先秦
  4. 两汉
  5. 魏晋
  6. 南北朝
  7. 隋代
  8. 唐代
  9. 五代
  10. 宋代
  11. 元代
  12. 明代
  13. 清代
  14. 近代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1. 采薇(节选)
  2.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3. 苏幕遮·燎沉香
  4. 春晓
  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1.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2. 苏幕遮·燎沉香
  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 忆江南·江南好
  5. 西河·和王潜斋韵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1. 离骚
  2. 陋室铭
  3. 小儿不畏虎
  4. 前赤壁赋
  5.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1. 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 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
  2.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苏轼《花影》
  3.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4.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 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5.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白朴《天净沙·春》
  6.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孟浩然《田家元日》
  7.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8.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 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9.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山亭夏日》
  10.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1. 写景
  2. 抒情
  3. 咏物
  4. 婉约
  5. 写人
  6. 抒怀
  7. 送别
  8. 生活
  9. 思念
  10. 写花
  11. 梅花
  12. 菊花
  13. 荷花
  14. 桃花
  15. 桂花
  16. 梨花
  17. 杏花
  18. 莲花
  19. 惜花
  20. 赏花
  21. 春天
  22. 夏天
  23. 秋天
  24. 冬天
  25. 节日
  26. 春节
  27. 元宵节
  28. 寒食节
  29. 清明节
  30. 端午节
  31. 七夕节
  32. 中秋节
  33. 重阳节
  34. 离别
  35. 爱情
  36. 女子
  37. 思乡
  38. 相思
  39. 怀古
  40. 怀人
  41. 爱国
  42. 友情
  43. 讽刺
  44. 赞美
  45. 边塞
  46. 哲理
  47. 叙事
  48. 组诗
  49. 闺怨
  50. 感伤
  51. 孤独
  52. 故事
  53. 豪放
  54. 忧国忧民
  55. 山水
  56. 感慨
  57. 战争
  58. 写雨
  59. 感叹
  60. 怀念
  61. 友人
  62. 柳树
  63. 议论
  64. 田园
  65. 赞颂
  66. 写雪
  67. 妇女
  68. 伤怀
  69. 写山
  70. 月亮
  71. 励志
  72. 寓理
  73. 饮酒
  74. 人生
  75. 羁旅
  76. 写鸟
  77. 追忆
  78. 咏史
  79. 悼亡
  80. 怀才不遇
  81. 伤春
  82. 惜春
  83. 写水
  84. 寓言
  85. 音乐
  86. 地名
  87. 惜别
  88. 宴会
  89. 赠别
  90. 同情
  91. 写风
  92. 寓人
  93. 回忆
  94. 农民
  95. 典故
  96. 宫怨
  97. 言志
  98. 隐居
  99. 西湖
  100. 宴饮
  101. 评论壮志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