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估客行
估客行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
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译文
海客乘着海船汤帆乘风,到远处经商。就像飞入云中的鸟儿一样,一去就没有影迹了。
注释
估客:贩运货物的行商。乐:一作“行”。估客乐,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调名,清商曲旧题。王琦注:《通典》:《估客乐》者,齐武帝之所制也。武帝布衣时,常游樊、邓,登祚以后,追忆往事而作歌曰:“昔经樊、邓役,阻潮梅根渚。感忆追往事,意满情不叙。”梁改其名为《商旅行》。
海客:海上旅客。此指估客,乘海船出外经商的商人。
将船:驾船。
行役:旧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后泛称行旅,出行。此指远道经商,外出做生意。
譬如:好像。
赏析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通过铺叙的手法来描绘出一幅商人随风漂流、驾船远行经商的远景。此诗主要反映了人们纷纷从事商业活动和商业的发展情况,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唐朝商业贸易活跃、一些商人为追逐利润而远离家乡的景象,说明商人低贱的社会地位在唐朝正在起着微妙的变化。“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运用比喻手法,烘托出商人行踪如云中之鸟,飘忽不定,一去不复返的感伤叹息。
此诗语言朴实平淡,极富韵味,篇幅虽短,却情意深长。首二句写风高行远。末二句用形象比喻行役之远。通过借用“天”、“风”、“云”、“乘”、“去”等有巨大气势的事物和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词,觥筹交错中,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迅猛阔大的气势,易使读者产生激昂振奋的感觉。
此诗感慨商人远行,行踪如云中之鸟,飘忽不定,来去自由,寄寓了作者孤寂流落的身世之感,也着重突出商人反映唐代商业的发展以及唐人和六朝诗人对商贾的不同心态。
拓展
创作背景估客乐,乐府旧题,史载为齐武帝萧赜首创,其后则有释宝月、陈后主(叔宝)继作,又庾信亦有《贾客词》,至此,被法定为贱类的商人正式走上了诗坛,折射出商人(特别是富商)社会地位事实上的变化。六朝诗人的《估客乐》,多叙商人行商中寻花问柳,唯陈叔宝属意商人逐利不辞万里奔波。此诗为李白沿用前人旧题而作。作年不详。
搜 索
李白的诗词更多李白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相州昼锦堂厨酝,卫国淇川岸竹萌。—— 姜特立《雅志小饮适宽仲送相州法酝并竹萌同至》
- 江水侵云影,鸿雁欲南飞。—— 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 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 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黄巢《题菊花》
-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别》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