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慈乌夜啼
慈乌夜啼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译文
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
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
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
其他各种鸟类难道没有母亲,为什么只有慈乌你特别哀怨?
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
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
哀叹这类的人,他们的心真是禽兽不如啊!
慈乌啊慈乌!你真是鸟类中的曾参啊!
(注:曾参是孔子弟子中以孝心孝行著称的门生。)
注释
⑴哑哑:形容乌鸦的叫声。哑,音。⑵经年:终年、整年。
⑶故林:旧林,指往日与母亲所栖息的树林。
⑷夜夜夜半啼:每晚在半夜里啼叫。夜夜,每天晚上。
⑸沾襟:眼泪沾湿衣襟。襟,音 ,同「衿」,上衣的前幅。
⑹反哺:慈乌初生的时候,母亲餵养它,等它长大了,便捕取食物来餵养母亲,这叫做反哺;引申是说:报答父母的恩情。哺,音 ,餵养。
⑺尔 :你。
⑻不任:不能承受悲痛。不任,不堪、不能承受。任,因为押平声韵的关系,音。
⑼吴起:战国时鲁国名将。他曾为了追求功名,母亲死了,却不回家料理丧事。他的老师曾申(曾参的儿子)知道这件事,就和他断绝来往。
⑽殁: 死亡。
⑾丧不临:即「不临丧」,不奔丧的意思。古代习俗,父母或尊长过世,从外地赶回料理丧事或祭拜,称奔丧。
⑿嗟哉:叹词。嗟,音。
⒀斯徒辈:这一类的人。斯,此、这。徒、辈都是类的意思--
⒁复 又:这里是加强语气。
⒂曾参:字子舆,春秋时鲁国人,孔子的学生。是当时有名的孝子。
赏析
简析诗中用大量笔墨刻画慈乌鸟“失其母,夜半啼”的情状,意在倾吐“母慈重”,而自己“未尽反哺心”的无尽愧恨和哀伤。
拓展
慈乌夜啼的拓展暂无
搜 索
白居易的诗词更多白居易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 李贺《塞下曲》
-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 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 《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朱淑真《江城子·赏春》
-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王安石《江上》
-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
- 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张炎《清平乐·采芳人杳》
-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