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译文
为寻幽静,半夜上四明山,手攀松桂,触云而行,
到达了无人之境。
忽然,从远处传来悠扬的洞箫声,飘飘忽忽。
注释
⑴四明山——在浙江省宁波市西南,为天台山支脉。⑵寻幽——探访幽隐之处。
⑶攀——紧紧地抓住。
⑷箫——是一种乐器。
赏析
首句“半夜寻幽”四字,让人产生一种好奇心理,“上四明”三字,就更使人觉得神秘而不可捉摸:这些人究竟要干什么?深更半夜为什么去登四明山?倘若读者懂得“隐者”是怎么一回事,那么,产生的就不会是重重的疑问,而会是一种兴趣,一种对这些隐者奇特性格与志趣的浓厚兴趣。隐者,一般说来都是一些有一定才能的知识分子,他们厌弃尘世的恶俗与平庸,孤高自许,傲世独立,寄情于山水或放浪形骸,兴趣与常人不同。这首诗写的“诸隐者”就属于这类人。或许是突如其来的兴致,兴之所至,身之所至,所以相约一同夜登四明山。前两句写登山的艰险。手攀松桂枝,身与浮云齐,慢慢地终于到了顶峰。三、四句写深夜四明山万籁俱寂的情景。众人登上山顶,你呼我应,空山寂静,传响不绝;突然不知从哪儿传来玉箫的奏响,划破夜空,众人屏气静听,却再无声息。写来逼真而有意趣。因为是“夜登”,又是“同诸隐者”,所以此诗反映的是作者平静淡泊的心志、寄情山水的雅趣,别无他意。拓展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的拓展暂无
搜 索
施肩吾的诗词更多施肩吾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大漠西风急,黄榆凉叶飞。—— 田锡《塞上曲》
- 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 史达祖《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
-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氓》
- 千雷万霆,激绕其身,霰雪雨雹,一时皆下。—— 李朝威《柳毅传》
-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 想得玉人情,也合思量我。—— 孙光宪《生查子·窗雨阻佳期》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