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
叶县已泥丹灶毕,瀛洲当伴赤松归。
先师有诀神将助,大圣无心火自飞。
九转但能生羽翼,双凫忽去定何依。
叶县已泥丹灶毕,瀛洲当伴赤松归。
先师有诀神将助,大圣无心火自飞。
九转但能生羽翼,双凫忽去定何依。
译文
有德能者为政本无机心,服药求仙亦并行不悖。叶县的丹灶已经泥好,该在瀛洲与赤松子结伴而归。
先师有诀神必将相助,圣人无心任炉火自飞。
服下九转丹能生翅成仙,崔明府乘凫忽去将依何地?
注释
1.唐河南道汴州陈留郡有雍丘县。2.美人:此指品德美好的人。
3.叶县:今河南叶县。
4.丹灶:炼丹用的炉灶。
5.瀛洲,海中仙山。
6.赤松: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
7.神将助:葛洪《抱朴子》:“古之道士合作神药,必入名山,山神必助之为福,药必成。”
8.九转:九转丹。道教谓经九次提炼,服之能成仙的丹药。《抱朴子》:“九转之丹服之,三月得仙。”
9.《抱朴子》云:一转之丹服之,三年得仙。二转之丹服之,二年得仙。三转之丹服之,一年得仙。四转之丹服之,半年得仙。五转之丹服之,百日得仙。六转之丹服之,四十日得仙。七转之丹服之,二十日得仙。八转之丹服之,十日得仙。九转之丹服之,三日得仙。魏文帝诗:“服药四五日、身轻生羽翼。”
10.双凫:《后汉书·方术传》载,王乔为叶县令时,每朔望朝觐时乘双凫飞来。后以“双凫”用为地方官的典实。此诗中指崔明府。《风俗通》:俗说孝明帝时,尚书郎河东王乔迁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尝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无车骑,密令太史候望。言其临至时,常有双凫从南飞来,因伏伺,见凫举罗,但得一双舄耳。使尚方识视,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
赏析
“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借服药求仙喻已,暗寓有德能的人不会有违心意。“叶县已泥丹灶毕,瀛洲当伴赤松归。”陈述诗人丹灶已泥好、结伴赤松仙人回归的景致,流露出与众不同的情趣。
“先师有诀神将助,大圣无心火自飞。”描绘一幅山神助药成丹、炉火自飞飘逸的幻美仙境,宛如“若有道者登居之,则山神助福”一般。
“九转但能生羽翼,双凫忽去定何依。”刻划出李白超凡脱俗的想像力,也借双凫的典故,暗寓从政与成仙并非不可调和的。
前四句前解,炼丹的炉火不必一定确有其事,即使真的没有,也没有需要说清楚,留给与诗人一般的有德能的人,寄托内心处的雄心,悠然自得,闲情自乐。虽说这样,成仙还需要考虑天时、地利、人和、是否妥当,方相适应。正如深山闲院,是地利;晚年绝欲,是人和;长夏凉风,是天时;却病摄心,是妥当。除了这四个因素之外,就不要妄意成仙了,甚至如崔,现为雍丘,而署安丹灶,这真是老大不方便啊。看诗人这四句诗意,全是满肚不悦的情愫,也隐隐流露出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不甘之情。
一二句,说从政久早已忘机,与仙理冥合,合乎情理;三四句,说现今从事炼丹,一定能够超凡脱俗而离去,反之便是服药求仙不是为政之道,雍州公廨不是烧丹的地方。而其词令乃更委婉,这不是其他诗人所能醒悟的。
后四句后解,只为要问他“但”字、“何”字,言崔信慕既笃,功夫转深,神必将助,火必自飞,理之自然,固不必说。但不知既生羽翼,乃欲何去?雍州苍生,又如之何?真是教他挢舌抵齿,无法应对,妙绝妙绝。
解读此诗,始知全集中有无数神仙丹药之妙语,皆是当日雄心寄托。所谓世上绝顶聪明男子,则如先生者是也。
拓展
创作背景此诗是李白天宝四载(745)游梁宋期间所作。此时李白对道教兴趣正浓,故诗中表现了对服药求仙的向往。同时,诗人还认为从政与成仙并非不可调和,表现了与众不同的情趣。
搜 索
李白的诗词更多李白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斟酌姮娥,九秋宫殿冷。—— 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春怨》
-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 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 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李颀《送魏万之京》
-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 欧阳炯《南乡子·路入南中》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岑参《送人赴安西》
-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