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
愁绝行人天易暮,行向鹧鸪声里住。渺渺洞庭波,木叶下,楚天何处。
折残杨柳应无数,趁离亭笛声吹度。有几个征鸿,相伴也,送君南去。
折残杨柳应无数,趁离亭笛声吹度。有几个征鸿,相伴也,送君南去。
译文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的翻译暂无注释
①江华,在湖南省西南部,今为瑶族自治县。康熙十八年(1679),张见阳令江华县,作者填此以送。②愁绝二句:意谓见阳将赴任到遥远的江华,此刻送行为之生愁添恨,而天色也仿佛变得晦暗迷蒙了。愁绝,极度的忧愁。易∶改变。鹧鸪声里,借指见阳将去的江华之地,地在西南方,故云。且鹧鸪声亦含有惜别之意。
③渺渺三句:用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之句,谓见阳将去之江华,也正是秋色凄凉,令人惆怅。渺渺:遥远。楚天:古时长江中下游一带属楚国,楚在南方,故用以泛指南方的天空。
④折残二句:意谓在送别见阳之时依依难舍,杨柳折断了无数次,本应趁着长亭离宴上的笛声作别,却仍不忍分手离去。吹度,犹吹送。
⑤征鸿:征雁,大雁秋来南飞,春来北往,但诗词中多指南飞之雁。
赏析
送别总是令人伤感的,故诗词中举凡送别题材的作品也总是伤离怨别者居多。本篇亦为送别之作,其感伤之情也是泻洒满纸。唯其作法别见特色,即用笔有虚有实,上片出之以虚,是写想象之景,写见阳将赴任之地的苍茫凄清之景;下片是实笔出之,写此时此地之景。一虚一实,轻灵而不失深婉,将送别、惜别的深挚情意表达得尽致淋漓。拓展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的拓展暂无
搜 索
纳兰性德的诗词更多纳兰性德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 强整绣衾,独掩朱扉,枕簟为谁铺设。—— 阮逸女《花心动·春词》
-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岑参《山房春事二首》
- 马嘶经战地,雕认打围山。—— 王镃《塞上曲》
- 犹怜惯去国,疑是梦还家。—— 卢僎《岁晚还京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 朱淑真《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
-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高翥《清明日对酒》
- 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黄庭坚《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