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采桑子·宝钗楼上妆梳晚
采桑子·宝钗楼上妆梳晚
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闲拨沈烟。金缕衣宽睡髻偏。
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弹泪花前。愁入春见十四弦。
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弹泪花前。愁入春见十四弦。
译文
女子在闺阁梳妆打扮后,慵懒地荡秋千。悠闲地拨弄沉香,花冠不整,衣宽髻偏。没有远方情人的书信寄来,而且多年如此。花前挥泪,思绪缠绵尽倾诉给十四弦。
注释
①宝钗楼:泛指女子所居的楼阁,取其字面的华美。②沉烟:香燃烧时的香烟。此指沉香。
③金缕衣:以金丝联缀玉片制成的衣服。今出土文物中常有之。南朝梁刘孝咸《拟古应教》持:“琼筵玉笥全缕衣。”此指华贵的衣服。
④鳞鸿:犹言鱼雁,古人认为鱼和雁都能代人传递书信。晋傅咸《纸赋》:“鳞鸡附便,援笔飞书。”宋徐铉《王十七自京垂访作此送之》:“只就鳞鸿求远信,敢言车马访贫家?”
⑤辽东,古代郡名,今辽宁东南部辽河以东地区。这里泛指遥远的地方,亦即女子的情人所在之地。
④十四弦:一种十四根弦的弹拨乐器。又疑指筝,筝本十三弦,此处因平仄所限,将三作四。
赏析
此词以华丽的词藻描绘了一个女子的情态和思绪,属于传统的“闺情”一类,同时该词也显示了作者娴熟的填词技巧。上片写女子的懒散无聊,房中的陈设、身上的衣着都足精美考究的,但她的精神生活却是空虚的,只有孤独和寂寞与她相伴。
下片写女子的离别相思之苦,透露了她之所以百无聊赖的原因。经年得不到远方情人的音信,只能花前弹泪。“愁入春风十四弦”,思绪缠绵,情韵无限。写出了相思相爱之深。
拓展
创作背景此词是“花间”词的传统题材、传统格调,其写作年月待考。
搜 索
关于婉约的诗词更多婉约诗词 >
陆游的诗词更多陆游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寇准《江南春·波渺渺》
-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 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杜审言《渡湘江》
-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 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苏轼《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 对此怀素心,千里共明月。—— 《新秋晚眺》
-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卢照邻《长安古意》
-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 长安故人别後,料征鸿声里,画阑凭偏。—— 《齐天乐·夜来疏雨鸣金井》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