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发淮安
发淮安
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蓱。
双鬟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
双鬟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
译文
发淮安的翻译暂无注释
发淮安的注释暂无赏析
杨士奇的这首,是一幅湖上风俗画。蓼(liao)者,生长在水边的草本植物。荇(xing)者,浮在水面上的水生植物。蓼花红,水荇青,慈姑花白,犹如蓱(萍),而船上的小姑娘头扎两个发髻,穿着短袖衫,见有人来,似乎有点害羞,背立着船头自己在采菱。船发江苏淮安,作者望见太湖流域一幅纯美的画面:充满生机的湖面,年轻美丽的采菱女,红、青、白的水上生物,还有碧绿的湖水,一抹抹浓重的色彩,在作者眼中荡漾。
这首诗,自然恬淡,物我交融。特别是采菱女头扎双髻,背立采菱的羞态,平添了浓浓的诗意。
拓展
发淮安的拓展暂无
搜 索
关于古诗三百首的诗词更多古诗三百首诗词 >
杨士奇的诗词更多杨士奇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赵孟頫《岳鄂王墓》
- 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 欧阳炯《南乡子·画舸停桡》
-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陈与义《春寒》
-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杜荀鹤《春宫怨》
-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 张谓《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 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 《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文征明《满江红·拂拭残碑》
- 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孟郊《苦寒吟》
-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