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论诗三十首·其三
论诗三十首·其三
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若何。
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若何。
译文
论诗三十首·其三的翻译暂无注释
邺:邺城,东汉末曹操的据守之地,是建安时代实际上的政治文化中心。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建安七子及其他文人环绕,形成了邺下文学集团。是建安文学的中心。赏析
简析元好问认为西晋诗坛中继承了建安文风的有不少,建安风骨的影响还是比较大(“壮怀犹见缺壶歌”),但也有了“儿女情多,风云气少”(钟嵘评张华诗语)的诗歌。建安风骨是元好问所肯定的诗歌风格,所以他以张华为例,认为张华虽然以其诗绮靡婉艳,文字妍冶而名高一时,但是缺乏豪壮慷慨之气,至于到了晚唐的温庭筠、李商隐,更是儿女情长,风格婉约。“奈若何”句表明了元好问对绮靡文风的不满情绪,对诗歌绮靡文风的发展的认识。
拓展
论诗三十首·其三的拓展暂无
搜 索
元好问的诗词更多元好问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 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 记得旧时,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 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卢纶《逢病军人》
-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 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 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 冰雪襟怀,琉璃世界,夜气清如许。—— 黄升《酹江月·夜凉》
-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刘方平《代春怨》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