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中秋月二首·其二
中秋月二首·其二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译文
天上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
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
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注释
1.圆魄:指中秋圆月。2.安知:哪里知道。
赏析
这首诗借咏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意思是此时此地“圆魄”(明月)当空,又怎见得此时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呢?千里指很远的意思,风雨可借指人生的无常和艰辛。你怎么会知道外边千里之外的世界,没有风雨呢?
人人“皆言”的未见得就是真理。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深化、发展的,一种认识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持这种认识的人数的多寡,即便对人人“皆言”为是的,也要敢于怀疑,不断深入地探索。其二,认识问题最忌以此代彼,以偏代全,以对局部、片面的现象描述替代对整体或本质的探求。见到此时此地皓月当空而想象四海皆同,便正是以此代彼、以偏概全。
这首五言绝句,写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风雨,意在风雨,而非赏月。李峤其人曾三度任职宰相,对政坛的风云变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轮明月照射大地,众人都说今夜各处的月光都一样明亮;可是谁能晓得千里之外,无雨骤风狂?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
拓展
中秋月二首·其二的拓展暂无
搜 索
关于哲理的诗词更多哲理诗词 >
李峤的诗词更多李峤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 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 几度红窗,误认鸣镳。断肠风月可怜宵。—— 蔡伸《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
-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李白《观放白鹰二首》
-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 林景熙《冬青花》
- 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 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
-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 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 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