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文名著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名著 > 春秋左氏传 > 成公十二年

成公十二年

  【经】
  十有二年春,周公出奔晋。
  夏,公会晋侯、卫侯于琐泽。
  秋,晋人败狄于交刚。
  冬十月。
  【传】
  十二年春,王使以周公之难来告。书曰:“周公出奔晋。”凡自周无出,周公自出故也。
  宋华元克合晋、楚之成。
  夏五月,晋士燮会楚公子罢、许偃。癸亥,盟于宋西门之外,曰:“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菑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交贽往来,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无克胙国。”郑伯如晋听成,会于琐泽,成故也。
  狄人间宋之盟以侵晋,而不设备。
  秋,晋人败狄于交刚。
  晋郤至如楚聘,且涖盟。楚子享之,子反相,为地室而县焉。郤至将登,金奏作于下,惊而走出。子反曰:“日云莫矣,寡君须矣,吾子其入也!”宾曰:“君不忘先君之好,施及下臣,贶之以大礼,重之以备乐。如天之福,两君相见,何以代此?下臣不敢。”子反曰:“如天之福,两君相见,无亦唯是一矢以相加遗,焉用乐?寡君须矣,吾子其入也!”宾曰:“若让之以一矢,祸之大者,其何福之为?世之治也,诸侯閒于天子之事,则相朝也,于是乎有享宴之礼。享以训共俭,宴以示慈惠,共俭以行礼,而慈惠以布政,政以礼成,民是以息,百官承事,朝而不夕,此公侯之所以扞城其民也。故《诗》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略其武夫,以为己腹心股肱爪牙。故《诗》曰:‘赳赳武夫,公侯腹心。’天下有道,则公侯能为民干城,而制其腹心。乱则反之。今吾子之言,乱之道也,不可以为法。然吾子,主也,至敢不从?”遂入,卒事。归以语范文子。文子曰:“无礼必食言,吾死无日矣夫!”
  冬,楚公子罢如晋聘,且涖盟。十二月,晋侯及楚公子罢盟于赤棘。

译文

  【经】
  十二年春季,周公楚自己出逃到晋国。
  夏季,成功于晋侯、卫侯在琐泽会见。
  秋季,晋国人在交刚打败了狄人。
  冬季十月,无事。
  【传】
  十二年春季,周简王的使者来鲁国通告周公楚的祸难事件。《春秋》记载说“周公出奔晋”。凡是从周朝外逃的不能叫做“出”,周公楚自己出逃,所以才用“出”字。
  宋国华元完成了晋、楚两国的和好。
  夏季,五月,晋国士燮会见楚国公子罢、许偃。初四日,在宋国西门之外结盟,说:“凡是晋、楚两国,不要互相以兵戎相见,要好恶相同,一起救济灾难危亡,救援饥荒祸患。如果有危害楚国的,晋国就攻打它;对晋国,楚国也是这样做。两国使者往来,道路不要阻塞,协商不和,讨伐背叛。谁要违背盟约,神灵就要诛杀,使他军队颠覆,不能保佑国家。”郑成公去到晋国听受和约,和诸侯在琐泽会见,这是由于晋、楚和好的缘故。
  狄人乘宋国促成的结盟会这一空隙攻打晋国,但又不设防备。
  秋季,晋国人在交刚打败了狄人。
  晋国郤至到楚国聘问,同时参加盟约。楚共王设享礼招待他,子反作为相礼者,在地下室悬挂乐器。郤至将要登堂,下面击钟又击鼓,惊慌地退了出来。子反说:“时间不早了,寡君等着呢,您还是进去吧!”客人说:“贵国君王不忘记先君的友好,加之于下臣,赐给下臣以重大的礼仪,又加上钟鼓音乐,如果上天降福,两国国君相见,还能用什么礼节来代替这个呢?下臣不敢当。”子反说:“如果上天降福,两国国君相见,也只能用一支箭彼此相赠,哪里还用奏乐?寡君等着呢,您还是进去吧!”客人说:“如果用一支箭来款待,这是祸中的大祸,还有什么福可说?当天下大治的时候,诸侯在完成天子使命的闲暇之时,就互相朝见,在这时就有享、宴的礼仪。享礼用来教导恭敬节俭,宴礼用来表示慈爱恩惠。恭敬节俭用来推行礼仪,而慈爱恩惠则用来施行政教。政教用礼仪来完成,百姓因此得到休息。百官承受政事,白天朝见晚上就不再朝见,这就是公侯所用来捍卫他们百姓的措施,所以《诗》说:‘雄赳赳的武士,是公侯的捍卫。’等到它动乱的时候,诸侯贪婪,侵占欲望已无所顾忌,为争夺尺寸之地而驱使百姓致于死亡,收取他的武士,作为自己的心腹、股肱、爪牙。所以《诗》说:‘雄赳赳的武士,是公侯的心腹。’天下有道,那么公侯就能做百姓的捍卫,而控制他的心腹。动乱时,就反过来。现在您的话,是动乱之道,不能用来作为法则。然而您,是主人,至岂敢不听从?”于是就进去,把事情办完。郤至回去把情况告诉范文子。文子说:“无礼,必然说话不算话,我们离开死日不远了。”
  冬季,楚国公子罢去到晋国聘问,同时参加结盟,十二月,晋厉公和楚公子罢在赤棘结盟。

春秋左氏传浏览月榜 春秋左氏传全文 >

  1. 庄公七年
  2. 哀公二十六年
  3. 庄公十年
  4. 定公九年
  5. 桓公六年
  6. 哀公二十三年
  7. 昭公二十七年
  8. 隐公三年
  9. 宣公二年
  10. 宣公四年

春秋左氏传最受喜欢章节 春秋左氏传全部章节 >

  1. 哀公二十七年
  2. 哀公二十六年
  3. 哀公二十五年
  4. 哀公二十四年
  5. 哀公二十三年
  6. 哀公二十二年
  7. 哀公二十一年
  8. 哀公二十年
  9. 哀公十九年
  10. 哀公十八年
  11. 哀公十七年
  12. 哀公十六年
  13. 哀公十五年
  14. 哀公十四年
  15. 哀公十三年

猜你喜欢的春秋左氏传故事 春秋左氏传故事全本 >

为您推荐的小小说 更多小小说 >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