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倪庄中秋
倪庄中秋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译文
不想吃饭身体日渐消瘦,穿着平破烂的衣服,秋天的寒意不知不觉中到来,不知不觉中慢慢的回忆童年。那时候怎么知道人生的艰难,早上的露气飘进茅屋,在沙滩边能听到溪水的声音。每每到了晚上月亮(山中)就出来了,到了黎明也从没有看过一眼。注释
强饭:亦作“彊饭”。 努力加餐;勉强进食。狭衣:不宽阔的衣服。
溪声:溪涧的流水声。
赏析
《倪庄中秋》是元代诗人元好问的一首诗,这首诗是写初秋时节,自己艰难的人生经历,由景入情,反映了艰辛的社会生活。元好问的这首诗,内容实在,感情真挚,语言优美而不尚浮华。
拓展
倪庄中秋的拓展暂无
搜 索
关于人生的诗词更多人生诗词 >
元好问的诗词更多元好问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风雨》
-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 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 方干《送从兄郜》
-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李白《西施 / 咏苎萝山》
-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 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 张衡《四愁诗》
-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谢枋得《蚕妇吟》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