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生查子·三尺龙泉剑
生查子·三尺龙泉剑
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
一张落雁弓,百支金花箭。
为国竭忠贞,苦处曾征战。
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
一张落雁弓,百支金花箭。
为国竭忠贞,苦处曾征战。
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
译文
三尺宝剑名龙泉,藏在匣里无人见。一张宝弓号落雁,又配百支金花箭。
为国尽忠把躯捐,几番沙场苦征战。
先望立功把勋建,后去朝拜君王面。
注释
①生查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任半塘《教坊记笺订》言:“《生查子》乃五言八句仄韵之声诗。今传辞虽以韩偓之作为早,但盛唐间韦应物已有其调。”旧说认为“查”即古“槎”字,词名取义与张骞乘槎到天河的传说。②句中的“龙泉剑”,为古代传说中的宝剑。《太平寰宇记》载,据传有人用龙泉县的水铸成宝剑,剑化龙飞去,故称。又《晋书·张华传》记,晋人雷焕曾在丰城(在江西省)监狱一屋基下掘得双剑,上刻文字,一名“龙泉”,一名“太阿”。
③句中“一张落雁弓”原作“金落雁一张弓”,刘盼遂校此句衍“金”字;任中敏(号二北)《敦煌曲校录》改为“一张落雁弓”。“落雁弓”与下句之“金花箭”,均弓箭之美称。
赏析
戍边将军腰缠三尺龙泉宝剑,吹毛断发,寒光闪闪。只是平日里,它静静地斜卧金鞘之中,很少有人识得其庐山真面目。他身上佩戴的那张良弓,射雁如探囊取物,易如反掌;随身携带的百只神箭,箭羽迸发似金华,耀人眼目。他曾在出生入死的前线冲杀征战,曾为保家卫国戍边守土竭尽忠贞。他立志不断地建功立业,期望有一天能够得到君王的召见,扬名天下,威震八方。《生查子·三尺龙泉剑》是一首赞颂爱国将军之词。上片通过爱国将军佩备的剑和弓来塑造将军的形象。龙泉宝剑三尺长,剑匣里面暗收藏,一张良弓射落雁,百只箭镞闪金光。妙在不直接描绘将军魁梧的身材,而是通过这罕有的宝剑良马,使读者感受到将军的威武和超群武艺。下片着重写将军的精神风貌,揭示其内心活动。他为国竭尽忠心,南征北战,历尽艰辛,他渴望建功立业,博得君王赏赐。至此,一个性情略显张狂,但质朴率真、憨直爽朗、英武过人的将军形象跃然纸上,光彩照人。
《生查子·三尺龙泉剑》语言浅显明白,词风朴实自然。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爱国主义的乐观情调,抒发了爱国将军要求为国建功的英豪之气。
拓展
生查子·三尺龙泉剑的拓展暂无
搜 索
关于赞颂的诗词更多赞颂诗词 >
佚名的诗词更多佚名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 刘方平《春雪》
- 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 李白《鞠歌行》
-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 《箜篌谣》
-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张籍《征妇怨》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李白《豫章行》
-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 留别王维》
-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