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歌长粉面红。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译文
燕子归来的时节,吹起了西风。希望在人世间我们还能能相聚在一起,在菊花丛中举杯共饮。歌声悠扬有你粉嫩的脸庞。夕阳穿过幕帘,阴影包围了梧桐。有多少情话说不尽,写在给你的词曲中。这份情千万重。
注释
⑴破阵子: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⑵金尊:酒杯。
⑶斜日:夕阳。
⑷更:正。
⑸蛮笺:谓蜀笺,唐时指四川地区所造彩色花纸。
赏析
这首词,仍然是惜别、思念之作。寂寞是爱的一种声音,孤独是爱的另外一种声音。而心,则是爱的道路。爱情是盏灯,思念是其中的灯油。当有一天,一个人站在往事的回廊中观望的时候,纵有如火的红豆,也点不亮那断了纹路的情伤。情已断,爱已走,心已碎,手已凉。这样的现实,不知不觉地站在一个女子的心里。于自己内心思念的尽头,发现,心被那远去的人牵得很紧,很疼。世界这么大,但幸运的是,那别人的名字,仍然还在心里,牵挂着,等待着,等待他的归期。只是不知道,是不是还能穿过茫茫的红尘,找到那把可以打开距离的钥匙。
真的如同徐再思所说的那样: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这首词,仍然是一个女子的伤情。
叶嘉莹先生在《大晏词的欣赏》中这样评价此词:“至于写艳情者,如其……《破阵子》之‘多少襟怀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若以这些词句与柳永《定风流》之‘彩线慵拈伴伊坐’,《菊花新》之‘欲掩香帏论缱绻’诸作相较,则大晏正所谓‘虽作艳语,终有品格’,因为大晏所唤起人的只是一份深挚的情意,而此一份情意虽然或者乃因儿女之情而发,然而却并不为儿女之情所限,较之一些言外无物的浅露淫亵之作,自然有高下、雅鄙的分别。”
有权威的解析认为,这是一首秋日席间赠妓之作。全篇代歌妓述事言情,先写这位歌女对“时节”的感受,次写她在筵席上与情人“小会”的欢欣及她的即席演唱,最后写她与情人依依惜别的种种情状。
这样的解析虽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我总是觉得太过实在了一些。晏殊自己没有明说这是代歌女而作或赠妓之作,我们如果断成代歌女而作或赠妓之作,也不是不可,只是在我看来,有点喧宾夺主的嫌疑。所以,我坚持认为,这就是一首惜别、思念之作。和一个女子有关。除此之外,不做其他的推断。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
这里点明了时节。从“燕子欲归”和“昨夜西风”这两句来看,当是晚春至秋初的这段时节。
这句,其实存在着一个人物特写。一个女子站在高楼之上,望着远方的姿态写满了思念。虽然晏殊从词语上没有写到这个女子,但从“燕子”、“高楼”这两句,我们就可以在自己的脑海中勾画出一个女子婀娜多姿的身姿。真正的高手,就高在“以物衬人”或“以物写人”的境界上。
诗词从来都是一种省略文体,不可能说得过于明白。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有想象力,甚至是合理的、大胆的想象。
“燕子欲归”,这其实是女子内心的愿望和最真最深的疼。你看那燕子,都双飞在她的眼前,可是,他却独自留下她,忍受这漫长的寂寞的煎熬,甚至是孤独的思念的掏挖。
燕子欲归,人未归。我想,这才是晏殊最想写出来的结果。不过,却留着,让读者自己去想象。明白无误的是,词中女子的内心和思念已经寄出去,而且,一直没有找到可以收留的地方,一直在路上跋涉。
不过,他仍然在她的心里燃烧着。他拿走了她的梦、她的泪水和她的思念。
拓展
创作背景一般认为《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这首词是宋仁宗晏殊家道落寞时所作。看到歌女的酸楚,联想到自己的落魄,由此创作这首词作表达内心的痛苦。
搜 索
关于惜别的诗词更多惜别诗词 >
晏殊的诗词更多晏殊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张敬忠《边词》
-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秋瑾《对酒》
-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苏轼《浣溪沙·端午》
-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曹豳《春暮》
- 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 李白《怨歌行》
-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虞美人·听雨》
-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张九龄《答陆澧》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